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2025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发布!涵盖高端装备、AI等多个领域

 

交汇点讯 11月27日,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

大会开幕式现场发布了“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在智能制造领域中,这些科技进展能有效解决智能制造领域技术难点或行业热点问题,以及对行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影响,为智能制造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指引。

以下为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案例及入选理由:

高端装备制造可重构整体测量场构建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大尺寸测量;整体测量场;可重构

入围理由:高端装备高质量、快速制造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体现,数字化协同制造急需大尺度统一基准的高精度、多任务、多参数测量定位技术。天津大学针对高端船舶、航空航天超大尺度装备制造过程全空间、全流程、多要素信息获取需求,创新性将GPS概念引入工业精密测量,提出多类型、分布式测量站构建整体测量场的空间测量定位方法,统一时空基准,消除大尺度测量误差累积难题。突破网络多任务测量、全局精度控制、动态误差融合补偿等核心技术,研制全套高性能测量仪器,支撑高新舰船建造、飞机制造以及航天器地面模拟测试等重大工程,为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升级提供全新测量手段。

液体火箭发动机智能脉动装配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智能脉动装配;虚拟装配;数字孪生

入围理由:空间站常态化运行、载人登月工程实施、卫星互联网星座构建等航天工程对运载能力需求迫切。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变革传统串行的固定站位装配模式,打造并行制造的智能脉动装配体系。提出导管虚拟装配与定制化设计制造方法,突破大质量异形偏心结构件数字孪生建模与位姿调控技术,研制系列化物理约束下知识-数据对抗增强的新型检测装备。构建液体火箭发动机总装脉动生产线,应用于新一代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产能提升10倍以上。下线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已完成40余次发射任务,相关成果已推广至航空、航发等行业。

钢铁企业全要素资源优化与智慧运营中心

关键词:全价值链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一体化集群管控;产业深度协同

入围理由: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钢铁企业数字化“数据管理使用、管控协同、决策支撑、产业共赢”等核心难题,从生产层、运营层和产业链层研究全要素资源智能优化与协同调控机制。突破全价值链数据治理、多工序智能协同、产业深度互联、关键环节机理与智能的融合等难题,构建云端协作与全域数据底座、市场与风险精准预测模型,形成钢铁企业全要素资源优化与智慧运营核心关键技术,打造集群化管控、一体化运营、车间级互联的生产新模式。低应力薄板、低温镍系钢分别规模化应用于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大型低温储罐,生产岗位优化12%以上,吨钢质量成本显著下降,效益突出。

AI驱动的新型显示面板智能工厂

关键词:垂域AI大模型;AI数字员工;自主决策与执行;预测性维护;极限制造周期

入围理由: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AI构建显示面板智造新范式,深度融合自主垂域AI大模型,“星智”赋能新品设计研发提速,“小鲁班”结合精准预测性维护技术显著减少设备非计划宕机并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创新“ADC+ADR”智能检判修体系,微米级缺陷判别准确率达95%,自研One Plan系统实现国内面板计划自动排产,结合车间智能排程与工艺动态优化,达成极限制造周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不良率及能耗,解决方案赋能超120家产业链企业,建成自学习自优化AI原生工厂,为高端制造业提供自主可控的转型路径。

印染定形数字化智慧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关键词:织物定形智能化系统;印染定形AI大模型;织物克重在线检测技术;智能图像整花整纬技术

入围理由:纺织工业印染定形工序能耗高、智能化与一次成功率低,制约行业发展。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织物超喂-克重智能控制、整花整纬多源干扰耦合模型与自适应控制技术,解决多品种织物高精度数字化在线检测难题,实现定形质量智能在线调控;构建“设备—工艺—控制—质量”数字孪生模型,破解工艺参数协同优化问题,获百余项专利授权。印染定形数字化智慧系统关键技术实现定形工艺智能化,关键整花整纬技术优异,牵头制定多项标准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在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应用,提升产能、效率及优等品率,降低能耗与布料消耗,示范企业新增可观销售额。

面向未来制造的构网型电力成套装备智能工厂

关键词:未来制造;构网型电力成套装备;AI+制造;工业互联网

入围理由: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针对构网型电力成套装备“多品种、变批量、短交期”特点,融合AI、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智能工厂。创新多维数据驱动智慧研发体系,自研工具与数字孪生验证系统,实现需求感知、模型生成与方案迭代;打造“AI+制造”模式,研发工业模型、算法及APP,实现数据互通与业务优化;建供应链平台贯通上下游信息。关键装备、软件全栈自研,改造后显著增长营收,缩短研制周期、降低不良率、提升订单准时率。入选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参编多项智能制造国标,牵头构建智造生态圈,带动近千家企业升级。

电能表数智化协同智能工厂

关键词:数智化协同;柔性制造;AI工业应用;全流程追溯;绿色智造

入围理由: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电能表制造打造数智化协同智能工厂,集成多条全自动产线及信息系统,融合AI与工业知识破解离散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的柔性调度、质量追溯等难题。构建“一云四网一AI”架构,实现多系统无缝集成与数据决策。本地部署AI大模型用于生产,借区块链实现全流程精准追溯。采用BOP技术实现研发制造一体,集成多能源系统,首批接入国网EIP平台,获卓越级智能工厂称号。提升劳动生产率与良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能耗,赋能数百家企业,推广模式至数十家上下游企业。

高速列车走行部主动安全保障系列化车载系统

关键词:高速列车;走行部;主动安全保障;车载监测;智能诊断

入围理由:高速列车走行部服役状态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对其进行主动安全保障是高铁强国领先领跑的迫切需求。面向广域环境复杂工况下高速列车走行部瞬变信号感测难、多源数据诊断难、多变场景部署难等重大挑战,西南交通大学联合江苏路航科技等企业开展了产学研用系统攻关,突破了走行部瞬变信号高敏感测、多源混合信号增强诊断、跨场景主动适配部署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系列化车载监测/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列车实际运营,并随印尼雅万高铁走出国门;为高速列车日常运行保驾护航,显著提升了高铁安全性,为高端装备测控行业进步提供了重要示范。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敏捷柔性智造技术

关键词: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能制造

入围理由:全球制造业正面临“个性化、低成本、快交付”挑战,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以工业知识图谱+AI智能体为大脑,结合虚拟仿真与全链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客户需求秒级转化为可制造特征,实现订单直驱生产。依托机理模型库构建数据与知识双驱动装备控制能力,数字孪生+AI智能体大幅降低换产换型时间。搭建高端家电智能柔性装配系统,应用于冰箱产线(支持200多种型号),降低装配编程时间、提升工位效率,获全球首个“工业4.0奖—AI创新领航奖”,主导多项国际及国家标准,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敏捷柔性智造”方案。

面向巨型星座的商业卫星智能制造体系创新与产业应用

关键词:卫星智能制造;批量化生产;产业链协同;数字孪生;模块化设计

入围理由: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面向商业航天与6G星地一体化需求,构建柔性化、自动化、数字化卫星智能制造体系,突破批产低成本与高可靠性难以兼容的行业瓶颈,具备年产100-150颗卫星能力,缩短周期、降低成本。设计采用“为制造而设计”准则,通过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设计,从源头上为批量化生产扫清障碍;开发“脉动+岛式”柔性产线,形成可动态调整的制造系统,打造了100至2000公斤级卫星的完整制造链条;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卫星批产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穿透式管控,形成示范性好、适用性广的标准化产线数字化管控方法;联动千余家合作伙伴,组成高效协同生态。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贡献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姚政宇 胡明峰 文/图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