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抢占未来产业赛道!《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专利导航报告》重磅发布

交汇点讯 11月27日,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知识产权赋能智能制造”专场活动在南京举办。会上,《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专利导航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智慧芽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完成,中国专利保护协会指导。

《报告》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步入高速发展期,未来十年销量与规模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我国创新力量实现群体性突破,专利数量上已占据显著优势,反超美日;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苏南优势明显、产业链配套完善,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第四。

从产业基本架构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下游终端应用三大环节。技术层面形成“大脑-小脑-本体”三层架构:大脑负责感知、认知与决策,小脑专注运动控制,本体实现物理交互。

纵观全球创新竞争格局,目前已初步形成中日美“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量持续攀升,2021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专利年均申请量达到3000件。日本老牌企业凭借长期技术积淀,在专利规模上持续领跑;中国创新力量实现群体性突破,在专利数量上已占据显著优势,实现反超。

聚焦国内市场格局,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呈现“广东领跑、区域梯度显著”的特征。广东省汇聚了优必选、小鹏汽车、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构成实力雄厚的第二梯队,是产业创新的核心承载区。从各个省份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广东省专利申请量3369件居首,北京、上海分列二三位,专利数量分别为1978件、1672件,江苏以1447件位列全国第四。

江苏省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上游零部件赛道,涌现出绿的谐波、富兴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控制技术领域有魔法原子、蔚蓝科技等企业深耕布局;中游本体制造与集成环节则有优理奇、乐聚机器人等企业发力,现已初步打造出链条完整、要素齐聚、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

从省内分布来看,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苏南优势明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构成产业创新第一梯队。南京天创智能、魔法原子、云幕智造等企业和东南大学、清华无锡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引领江苏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海外专利布局方面,国内头部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北美、欧洲、日韩成为主要竞争区域。但同时,海外专利诉讼风险已开始显现,《报告》建议,国内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亟须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做好海外专利布局,以防范侵权风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易臻 蔡姝雯

责编:叶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