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完莫言问余华,大家就是这么穷追不舍。关于莫言、余华拉着史铁生偷瓜的事,莫言20日晚刚在香港辟完谣:“这肯定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网友是在编一个他们感觉到很开心的故事。”转头余华就在西班牙承认上了:“偷过偷过,但铁生没偷。”这对文坛CP的相处趣事再添一笔。
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正文开始前特别提醒一句,偷瓜行为不提倡哈,就算是莫言、余华来了也不行。
11月20日晚,内搭鲁迅同款毛背心的莫言现身香港湾仔海滨,观看为其原创话剧《鳄鱼》而举行的无人机灯光秀。记者们围住莫言,问起了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莫言、余华拉着史铁生偷瓜”的故事。“见得最多的,就是说我跟余华一块儿推着史铁生去偷瓜,看瓜的人来了,我们就把史铁生扔在瓜田里面,我们跑了。还有说是,我想留下拉了史铁生一块儿跑,余华不同意,就把史铁生扔下了。”莫言表示,这是虚构的故事情节,“第一,我们三个人怎么可能去偷瓜呢?第二,我们即便去,怎么会拉着史铁生去偷瓜呢?我们偷回来给他吃是没问题的。”
有人问:“那拉谁呢?”莫言答道:“拉一个起码跑得比我们还快的人。即便我们三个一块儿去了,人家来了以后,我们怎么会把自己的‘战友’扔下跑掉呢?”“无论如何,‘战友’是不能丢下的,大家一块(面对)。”
11月21日晚,莫言的小红书账号发布了这段回应视频,一举引发了网友热议,其中一条评论“我不信,我要再找余华老师确认下”,目前已获赞2.1万。网友的办事效率很快,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余华巴塞罗那读者见面会上,小红书博主“栗小小ao-”当面求证,余华边签书边回答:“偷过偷过,但铁生没偷。”“栗小小ao-”向网友及时播报,多家媒体先后引用转发,“吃瓜群众”评论:“偷瓜故事对不上账了。”
莫言否认、余华承认,表面上看各执一词,其实,两个人的说辞完全对得上账——莫言没有否认偷瓜的事,否认的是“没有拉着史铁生”、不是三人一起去;余华承认有偷瓜的事,但是“铁生没偷”,两人说的是一回事。在莫言和余华的作品中也能找到关于这件事的书面陈词。
在2019年出版的《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余华散文集中,《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一文里记录的都是细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作家马原很热心地给辽宁文学院搞一个活动,邀请他们过去。“这是我认识史铁生以后他的第一次长途跋涉,当时我和莫言、刘震云三个人把史铁生扛上火车。”辽宁文学院周边全是农田,他们晚上去偷黄瓜,“我记得走道里摆着一个大水缸,偷来的黄瓜在水缸里面洗一下给铁生送过去,铁生咬一口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吃过这么新鲜的黄瓜,我说这黄瓜从摘下来到你嘴里不到十分钟。”这篇散文的内容源自2017年11月18日的《黄棠一家》文学三人谈活动,余华为出新书的马原“打call”,一段口述记录下来稍作整理就成了这篇文章。
在莫言2024年的《忆史铁生》一文中,当时住在辽宁文学院简陋的宿舍里,大家聚在史铁生的房间下棋、打扑克、侃大山,“想吃水果却没有。于是,余华带着我,或者我带着余华,去学校的菜地里摘黄瓜。他们的菜园子侍弄得不错,黄瓜长得很好。我们摘回了十几条黄瓜,大家一顿狂吃,都夸好,甚至有人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黄瓜。”
莫言记录的时间是“大概是1990年秋”,余华是“80年代末”,莫言说是“摘”,余华用的是“偷”,除此之外,两人陈述的事实基本一致:瓜是黄瓜,不是网传的西瓜,史铁生也确实没参与其中。
这段故事后来被不知名网友改编成偷西瓜名梗,实质上是网友被莫言、余华有趣的灵魂所圈粉,对他们的友谊进行了二次演绎。两人的组合被年轻人嗑成“摸鱼(莫余)CP”,连卖书都有“小狗CP套装”,这类脑洞二创的CP文自然少不了。幸好二人有嘴有笔,才可以还原真相。不过,网友今后在给真人编故事的时候,不妨标注 “纯属玩梗”,既不耽误大家开心,也避免了不知情的人信以为真。
@木更工作室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力莹/文 陶蓉/视频剪辑
视频来源:莫言小红书账号、博主“栗小小ao-”、《黄棠一家》文学三人谈直播

新华报业网
Android版
iPhon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