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东时评|座位不是盲盒,航司差异化服务岂能玩“暗箱”

飞机座位面前,存在“人人平等”吗?

恐怕这个问题,不仅不存在“标准答案”,甚至还会引发一些争议。11月2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航空公司机票锁座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东航、深航、春秋等10家航司经济舱均存在锁座行为;还存在解锁变相付费挤压普通消费者权益、信息不透明且解释不合理侵犯知情权、协议文本含不公平格式条款等问题。在此前的11月21日,江苏省消保委已线上约谈上述十家航司并要求整改。

航司根据消费者不同出行需求和消费能力,提供差异化服务,已是历史惯例。从民航发展史来看,上世纪中期的民航并无分舱设置、一律平等。但这样做是因为当时的民航服务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消费得起。随着民航服务走向大众,在市场红海沉浮竞争的各大航司也开始“卷服务”“卷价格”,商务舱、经济舱等差异化服务设置,既可以让预算充裕者享受舒适,也能让价格敏感者足以负担旅程。

但问题在于,一些航司的“锁座”行为与这种惯例已经背道而驰。就经济舱来说,用会员、里程积分等换取靠窗、走廊等位置的“锁座”行为,其核心是在没有公开展示差异价格的前提下,半隐蔽地对用户进行区别对待。尽管这些航司或许采用了格式条款等方式,将经济舱座位再行拆分的结果“提前公示”;但本质上乃是一种“软性强制付费”:如果说经济舱、商务舱等不同价格的服务是明码标价、自愿购买,那么,经济舱“锁座”行为则是将额外费用隐藏在了“会员”和“里程积分”里,需要消费者用真金白银买单。

“锁座”这种看似“精细化”的延伸服务,实质上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变相剥夺。无论座位处于什么位置,只要冠以“经济舱”名头,按理而言,顾客就应当享受平等的选择权。这种属于经济舱购买者全体的“公共资源”,不该以任何理由被提前锁定。如果说一些航司因经营承压,需要开辟新的营收渠道,那也不应该在同等票价区间,人为制造割裂,破坏选择平等。更何况,靠窗和走廊座位等是否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特权”位置、需要另行加价,其实也要打上问号。

当然,我们能够理解,舱位分级的市场效率逻辑与人人平等的社会伦理逻辑存在张力,航司需要从中取得平衡,殊为不易。但这种平衡,仍然应当以消费者的知情权为前提,信息透明公开更是绕不开的铁律。尽管这种行为可以短期提升航司收益,却也容易侵蚀消费者的信任。而此次监管部门的深度介入,将势必引发公众质疑和追问:差异化服务,到底是否需要无止境地细化到每一排、每一座都要标价区分?

(朱绍岳)

责编:朱绍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