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线探访】
新经济领域已成就业新蓝海
11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师项目决赛在南京传媒学院举行。经过58名选手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直播风格各具特色。
南京逐日千里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悦当天不仅是公司两名参赛选手的领队,还临时充当起“猎头”。“因为公司服务的企业对互联网营销师的需求量太大了,想邀请一些选手加入!”张悦说,二十大报告提出,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大学生如果愿意尝试互联网营销师,就业创业机会都很多。
今年下半年,南京举办第一届新业态从业人员技能大赛,竞赛工种除了互联网营销师,还包括这几年需求量很大的外卖配送员、健康照护师、电子竞技员等。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周晓炜表示,希望通过竞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这些行业并成为其中一员。
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新经济新业态加速涌现,与之对应的新兴职业成为新增就业最快的领域。来自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的69.67万人中,近1/3来自新经济新业态。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化部总经理温智惠表示,随着盛虹股份“智转数改”步伐加快,数智化部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在企业内部快速整合相关应用,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数据价值,赋能管理决策,以及协助各工厂利用新IT技术构建智能工厂时,都离不开数据分析、模型仿真、信息安全等技术人员。”温智惠说,今年数智化部招聘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师、开发工程师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等。这些技术工种,企业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员,但由于高校类似专业毕业生很少,即便有一些相关专业,与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需求之间还是有差距。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希望今后的人才培养能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专家探究】
用“大就业观”引领就业优先战略落地见效
“新经济业态从业人员大量涌现进一步说明,要让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落地见效,应加强多部门、多主体联动和高效融合,树立‘大就业观’。”南京大学就业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方长春所说的“大就业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就业问题要有大局观念、全局观念,真正突出“就业优先”的政策理念;二是指促就业、尤其是“稳就业”“保就业”,应成为各级党群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责任。之所以要树立“大就业观”,是因为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以互联网营销师为例,这个行业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但又与很多部门相关,如人社部门可以在就业政策上对该行业进行扶持,工信部门可以在技术上提供帮助,互联网营销师以女性居多,妇联也应给予关注。另外,该行业还必须与税务、市场监管部门打交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方长春建议,树立“大就业观”不仅要强化各级党政一把手的责任、强化对就业工作的问责制度,也要求各级党群组织、特别是与经济运行和就业工作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政府职能部门,树立起就业优先的责任意识。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江苏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就业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包括发改、税务、市场监管、商务、教育、统计等众多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工会、妇联等组织,甚至通讯、金融等市场组织等多元主体力量,初步形成了多主体整合联动的治理体系,在“稳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方长春认为,这一治理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如强化多部门整合联动,将就业促进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强化就业供给侧变化趋势的研判能力等,以此推动多层次、多部门就业促进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权威探问】
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走在前列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基础,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江苏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深化落实,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回稳向上态势。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1393.6万户,这是就业增长的源头活水。在此过程中,飞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造就了大量的新就业岗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也对就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表示,江苏将加强就业政策与经济、产业、社会等政策的协同衔接,推行重大决策对就业影响评估、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等机制,推动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聚力支持就业,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成为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推动江苏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上走在全国前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层次就业创业、高技能就业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标志。张宏伟表示,江苏将进一步破除惯性思维,树立“大就业”观念,推动就业与人才、培训等工作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努力实现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方面,以人才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人才项目就业拉动效能,形成以产业链吸引人才、以人才链引领创新、以创新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引导培训。推进“就业+培训”一体化布局,构建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职工培训“三合一”大培训格局,建立与“人人学技能、人人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相匹配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张宏伟说,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关系群众冷暖,关系民生底线。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城市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是就业服务的重中之重。江苏将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针对重点群体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就业帮扶措施,精准施策,促进多渠道就业。
“二十大报告要求,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今年5月江苏正式实施的《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也明确要求各地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公平的就业机会。”张宏伟表示,江苏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同时,将继续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公平就业,努力实现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