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一边说“我太南了”,一边奋力奔跑。2019年的中国,每个追梦的普通人,都是挑战困难、战胜自我、实现人生小目标的真心英雄。他们,构成了流动中国最具有活力的繁荣发展图景。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推出“民生暖故事”专栏,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普通人的2019故事,可以听到权威人士点评故事发生的内缘外因、微观大局。希望这些故事给所有人以暖心激励,迎接更加美好的2020年。
【2019故事】
“刚才占医生给我开了’盐酸帕罗西汀片’,这种药以前10片一盒要85元,这次开了20片一盒的只要31元。一天吃一片,算下来一个月能省近210元的药费,一年可以省2520元。”
说这话的是常州市金坛区的谢芬阿姨。今年8月,72岁的谢阿姨因为头晕、失眠等症状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接诊的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给她开了盐酸帕罗西汀片。12月29日,谢阿姨在女儿的陪伴下再次复诊,看到占院长开了同样药价格却便宜了很多,非常高兴。
“盐酸帕罗西汀片是医院12月下旬开始使用的国家’4+7’谈判药品之一。现在江苏所有公立医院应该都可以开到这种药。”占伊扬是江苏两次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谈判的亲历者,也是患者受益于降价药品、降价医用耗材的见证者。“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先后组织多次高值医用耗材、药品的集中谈判,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挤出虚高价格水分,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看病负担。”
今年7月31日,江苏在国内率先进行高值医用耗材组团联盟谈判。占伊扬是血管介入支架项目谈判组的组长。血管介入支架是临床使用较多的高值医用耗材,当时国内没有高值医用耗材谈判先例,此次谈判具有风向标意义,加上江苏有7000多万参保人员,参保率超过98%,各方对于谈判结果都抱有很大期待。
占伊扬等谈判专家面对的谈判对象大多是身经百战的医用耗材企业销售负责人代表。谈判现场,每个企业代表都有一个精挑细选的智囊团队在谈判会场外随时待命。占伊扬带领谈判成员提前研究生产企业、谈判规则,准备谈判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斗智斗勇,最终中选的血管介入支架品种平均降幅51.01 %,最高降幅66.07%。
对于谈判结果占伊扬连说没想到。“没想到组团谈判的力量这么大,能迫使生产企业挤出这么多水分。如果不是医保带量采购、集体谈判,光靠一两家医院与耗材生产厂家很难达到这种谈判效果。而且中选耗材基本上都是目前国内市场占有量大、质量稳定,业内口碑较好的产品。”
第一次组团带量采购谈判共有55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第二次谈判扩大到了全省107家三级医院。谈判前,联盟采购方主要负责人都已签订协议,明确医院下一年的七成医用耗材必须使用中标产品。省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了联盟采购谈判,并持续监督医院耗材的使用情况。
“医保基金对于医院使用中选耗材采取了倾斜政策”,占伊扬说,医用耗材、药品大幅降价后,医院使用中选耗材可以降低总医疗费用,但医保不调低当年度联盟医院的预算总额,并按不低于中选品种采购总金额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对医院有利,对病人有利,双赢的事大家肯定欢迎。”
【2020祈愿】
医生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患者经过自己治疗后都能痊愈,希望患者不用为看不起病而发愁。随着新医保政策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药品、医用耗材进入带量代购、阳光谈判。如果有机会,新的一年我将尽自己所能承担好谈判专家的角色,为减轻患者的看病负担尽好责。我们医院也会尽量多采购中选的谈判医用耗材和药品,在自己多使用的同时,通过内部政策鼓励其他医生更多使用高质量的谈判医用耗材和药品。同时在临床实践中做好中选产品安全性监控,并将相关结果及时反馈到卫健、医保等部门,通过医保、医院、生产厂家等多方合力,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让患者从耗材谈判中真正受益。
【专家点评】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国家和地方医保部门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入手,组织高值医用耗材和药品价格谈判,打破原有的医用耗材和药品供应链条,挤出虚高价格水分,并制定系列政策让降价的好处直接受益于患者,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可触可感。
医用耗材和药品的生产、使用和流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医保、价格监管部门可以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起来,综合施策,充分利用政府、市场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从生产源头、流通环节、临床使用等多个环节做好监控,充分了解相关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科学定价,让最终形成的耗材价格既让患者满意,也能让诚信生产厂家赚取合理利润。另外,在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加成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合理提高诊疗、护理、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通过破除“以药养医”,推进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
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实习生 金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