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遥控计|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无人化农场让人“坐在办公室巡田”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如果你从空中俯瞰,会发现6月的大地丰富多彩。眼下,小麦的收获如火如荼,绿油油的水稻插秧也在有序进行中,大江南北到处是丰收景象。在江苏省的一些“无人化农场”内,只需要动动手指,无人驾驶的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便开始自动作业,甚至可以实现“坐在办公室种田”。

何为“无人化农场”?智慧农机如何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南京市高淳区实地调研。

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聚焦•课题:

农忙时劳动力不足,如何解决?

热浪滚滚,在高淳区东坝街道的小麦地里,一台红白相间的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令记者惊讶的是,收割机的驾驶座上空无一人,方向盘独自不停地转动校准方向,在麦地里画着回字形。伴着轰鸣声,小麦不断被“吞”入收割机中,秸秆则被切碎后均匀抛撒在田间,半小时不到,5亩麦地已收割完毕。

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高淳区禾田坊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魏清兴致勃勃地打开手机操作界面,向记者介绍,“你看!这就是无人驾驶!点点手指,机器自己就去收割了。麦粒装满了,它还能自己停下来去卸粮!”他乐呵呵地表示,这个学起来不难,自己这个“老把式”学了十分钟就掌握了。

魏清的农场有4700亩地,今年已经改造了7台无人驾驶农机,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前几天抢收的时候,我们一个农机手用两部手机同时操作了拖拉机和收割机。”魏清说,使用无人驾驶农机,减少了机手及辅工成本,作业效率提升,此外,通过精准定位和导航,还可以增加耕地利用率5%—10%。

用手指点点手机就可以指挥作业

在另一块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正在缓缓行进,车轮向前,身后“长”出两行笔直的秧苗。“机械插秧原本需要两个人,一个人在前面开机器,一个人在后面放苗,现在只要一个人放苗就行。”高淳区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陈福明介绍。今年,他承包的12000亩地全部都要插秧,使用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插秧机能节省人工30%以上。不仅如此,“比起人工来,无人机插秧精准、笔直,这样粮食种植更科学,产量也更高。”他介绍,无人农机作业靠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只要事先在操作系统上规划好作业路径,农机就能按规划好的路线作业,停人不停机,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昨晚就干到半夜12点”。

自动驾驶插秧机正在插秧
自动驾驶插秧机正在插秧

烈日炙烤下,田里的温度超过35摄氏度,记者一行站在田间2个小时已头晕眼花。一同调研的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科长陈佳辰显然习惯这种“温度”,他笑着说,“种地这活苦吧!”也正因为如此,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多剩下老人留守,导致农忙时找人难、用人贵,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在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今后“谁来种田、怎样种田”成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大课题。

今年“三夏”在高淳广泛应用的数字化、智能化农机或成破题之举。陈佳辰表示,今年全区投入带有农机作业监测终端、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功能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达到200台,初步统计,作业面积接近3万亩。一台台插上信息化“翅膀”的农机装备,为农民节省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了收益。

行动·效应: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30家“无人化农场”正崛起

这是魏清“无人化农场”的第一个“三夏”。

农场位于高淳砖墙镇时家村,占地520亩,通过“无人化农场”项目扶持,新增了7台无人化农机,安装了田间物联网设施,开发了“无人化农场”信息管理平台,总投入260余万元,其中政府补贴130万元,农场自己投入130万元。今年夏天,无人农机就派上了大用场,大大节约了用工量,作业质量也比以往提升了不少。与往年每天要顶着大太阳巡田不同,魏清今年实现了“坐在办公室巡田”——盯着“无人化农场”信息管理平台即可。

“无人化农场”信息管理平台
“无人化农场”信息管理平台

“你看,这是我们上午刚刚收获的麦田。”下午2点左右,魏清打开信息管理平台,调出了上午记者采访的无人机收获的情况,作业时间、作业亩数、无人机的轨迹清清楚楚。通过这个平台,粮食生产的耕、种、管、收、烘等五个环节,包括土壤监测、水肥检测等数据,全部通过物联网呈现在管理平台上。不仅如此,平台还可以远程实时监控田间农机作业及农作物生长情况。“这只是‘无人化农场’的一期,我们还计划了二期、三期,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不同地块的作物长势、病虫害、产量,生成精准施肥和灌溉处方,分析发生的灾害、对作物产量进行预测,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精细化,同时将农场各类农产品的销售数据纳入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将‘无人化’覆盖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魏清说。

调研中,记者发现,无人化农场里,“农民伯伯”不再是主角,操作无人驾驶农机的全是年轻人。“90后”孔进华是一位学习水稻种植的大学生,之前在建筑工地工作过,今年应聘来做智慧农机手。他用了一周时间,把所有的无人农机都学会了,“这也是专业对口!”

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自动插秧机
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自动插秧机

无人机手的年轻化也成为必然。为了吸引年轻人和大学生,农场主普遍提高了待遇,“每个月工资9000元!”陈福明表示,他的家庭农场今年还将一次性招聘6名大学生,目前已跟高职院校对接,“操作无人农机挺受大学生欢迎”。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无人化农场’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推动农业生产迈向高效化、精细化、智慧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陈佳辰说,“无人化农场”并不是指完全不需要人去操作和管理,而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武装农业生产,实现少人化、无人化,而这还需要大家转变思想观念,政府加强扶持力度,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记者获悉,目前全省共有30家单位入选省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南京市5个“无人化农场”已初具规模,2025年年底前5个主要涉农区将全部建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调研·问计

用三招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一起干

“无人化农场”作为未来农业的一种全新模式,正引领现代化农业大踏步奔上“新赛道”。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过程中,陈佳辰认为,高淳区有三点经验: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全程全面机械化。强化财政投入,围绕农业机械化薄弱产业、短板弱项,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组织召开现场演示会、推进会,将各类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和技术进行零距离展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一起干”。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依靠政策创新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在走访调研、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灵活多样的政策“组合拳”,推动机械化水平提升和农业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农机服务组织培育,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域发展。聚力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特色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等典型,强化“新农人”和“头雁种苗”培育,形成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头雁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共同发展。

建言·启示

高学历人才进入乡村成为大势所趋

农稳社稷,器利农桑。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冯彩玲认为,在科技赋能之下,田间作业将会更加轻松、智能。随着一台台现代化农机装备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我们看到了未来农业的新模样。

她认为,“无人化农场”以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紧缺问题。同时,也彻底变革了“人与农业”的关系。作业无人化及无人农场是当前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以机器替代人的方式将人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中解放出来,彻底颠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智慧农业使劳动过程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激增。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标准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过程,农田成了农业车间,农业劳动者如同在工厂车间中劳动;其次,农业的决策不再依赖经验,而是通过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实现决策的数据化、智能化、科学化。因此,不仅需要一批懂智能技术的人才进行农业技术布局与数据收集,同时还需要农业人才根据数据作出科学决策。

“高学历人才进入乡村成为大势所趋。”冯彩玲认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人才队伍,助力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也将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乡村建设。“希望更多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回到农村、扎根田野”,冯彩玲充满信心。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统筹|刘海琴 王高峰

采写|刘海琴

视频|王子杰 祁敏喆(实习生)

片头包装|陶蓉 张琦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