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氢能计|“氢”装上阵抢跑产业新赛道,“加速密码”有哪些?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双碳”目标背景下,清洁低碳的氢能源备受关注。近年来,扬州市积极抢占氢能发展赛道,一批产业集群加速涌现,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如何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如何因地制宜拓展应用场景,推进氢能产业提质升级?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扬州经开区菁英人才创业园蹲点调研,探寻当地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密码”。

聚焦·课题:

抢跑氢能产业新赛道,刻不容缓!

为什么是扬州?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一直留心寻找答案。

“氢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也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驱动引擎,其产业链上下游任一细分行业,都将是千亿级别。”扬州氢能研发中心主任陈硕告诉记者,扬州的氢能产业谋划起步较早、产业链条较为完善,氢能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扬州市经开区菁英人才创业园
扬州市经开区菁英人才创业园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通过积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扬州氢能产业发展已逐渐步入“快车道”:

在制氢储氢方面,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及相关服务供应商之一,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旗下的法液空公司可年产770吨高纯氢。今年,法液空公司与扬州经开区签署增资协议,计划投资1500万美元生产瓶装气。

在核心部件方面,鸿途氢能源正在研发与制造大功率氢能发动机;氢璞创能拥有国内首条自动化电堆生产线;海驱动力的氢循环泵、悦石通用的空压机、嘉和新能源的热管理系统已经过市场检验,显示出相当强的竞争力。

在电池系统方面,氢蓝时代的燃料电池系统总体规划产能达5000台。

在整车制造方面,亚星已经交付30台氢能公交车;潍柴亚星新能源、江苏九龙也在积极推动氢能车研发……

但陈硕同时坦言:“氢能产业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也面临着成本较高、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等诸多挑战,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氢能产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行动·效应:

从3公斤到23公斤,突破氢气储运技术瓶颈

假设氢气的出厂价格为每公斤10元,到加氢站出口的价格往往会飙升至每公斤70元。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氢气的“身价暴涨”?原来,氢气的运输占据了成本的大头。

调研期间,扬州瓶布氢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瓶布氢云”)技术专员金经理告诉记者,氢的储运方式是氢能应用和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技术瓶颈,随着“扬州罐”的研发量产,扬州在氢能产业这块“必争之地”赢得了一定主动权和话语权。

金经理指了指研发车间内的一个淡绿色正球体说:“这就是我们经过多年自主研发生产出的球形储氢压力容器,为氢能源在未来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记者走近细看,只见正球体的表面按照某种规律布满了道道纹路,像极了一个整齐、完美缠绕出来的巨大“毛线球”。金经理介绍说,这上面的每一道纹路其实都是一缕“月球纤维”,即一种高强度轻质量的复合材料。其强度是钢的十倍,密度却仅有钢的五分之一,任意一个横截面都有足够的纤维承受空气压力,可以实现更少的纤维束缚700倍大气压力的氢气储存。

瓶布氢云所研制的球形储氢瓶
瓶布氢云所研制的球形储氢瓶

让纤细的“绕指柔”材料最终转化为强度远超“百炼钢”的储氢容器,纤维的缠绕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换言之,“毛线球”的缠绕方式不同,储氢瓶最终的承压性能完全不同。“但储氢容器制造中的核心部件——缠绕机,一直是国外的技术,国外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研发制造储氢容器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金经理表示,借助扬州出色的机械装备加工能力,该公司技术团队潜心研究、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出了达到机械缠绕极限的机床设备,并在去年生产出球形储氢压力容器。

“储氢密度的提升可以让同等大小的瓶体储量更大,让同等储量的瓶体总重更轻。”金经理告诉记者,今年1月,公司先后打破了单瓶储氢密度和储氢量的世界纪录,将单瓶储氢重量不超过3公斤提升至23公斤,进而极大降低了氢气的运输成本。“传统运氢集束车单次运氢200公斤,假如需要运费10000元,则每公斤氢气运输成本50元。我们的运氢车单次运氢1600公斤,则同等情况下每公斤氢气运输成本降为7元。”

眼下,瓶布氢云已建成1条球形IV型瓶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底生产线将增至10条。“我们已经收到20万个氢瓶订单,这让我们对产品的后续研发应用充满信心。”金经理表示。

调研·问计:

突破技术制约,加快成果转化,培育壮大产业链条

为了加速和深化氢能在各产业链中的整合应用,当地专门成立了扬州氢能研发中心,并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提升氢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中的关键作用。研发中心主任陈硕向记者进行了介绍:

一是加快氢能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着力创新世界一流的氢能产业技术。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高端人才引进相结合,扬州在氢能产业的材料、装备和算法等各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凭借技术突破与核心知识产权自主化,扬州力争在氢能产业上抢占制高点,促进氢能产业加快特色发展,开启新赛道、驶上快车道。

二是高度重视氢能产业技术的实际应用,加快氢能产业技术的成果转化。扬州不仅时刻关注氢能领域的技术变革,并且高效组织配套资源、吸引合作伙伴,共同拓展氢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成果转化。例如与船舶制造企业共同研发船舶专用的氢能燃料、与国家电网合作探索氢能在储存电力方面的应用、与知名飞行器企业合作研制氢能无人机等。在深深扎根实体产业的同时,利用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带动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新能源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引领氢能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积极发展氢能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不断培育和壮大氢能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目前,扬州将氢能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了一批氢能企业,产业初见规模。例如电网侧储能项目吸引了电解槽、燃料电池、空压机技术研发等相关企业落户扬州,氢能船舶的项目吸引了行业领先的船舶制造、船舶动力和螺旋桨生产加工等企业加速聚集。扬州还将继续加强要素配套和政策支持,全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氢能产业基地、创新高地。

建言·启示:

加大投入,降低成本,促进氢能大规模应用

“当前,氢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加大科研和金融投入,降低使用成本,促进其大规模应用。”中集中电(扬州)制氢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中集海工制氢首席科学家吕国爱表示,要完善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建设,为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项目建设、管理提供基础,同时也为规模化应用做好准备,才能支撑氢能产业高效快速发展。

吕国爱认为,扬州不仅将氢能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标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且加快布局重点发展区域、打造氢能特色制造园区,一系列配套举措已经初显成效。未来,希望扬州可以进一步加大氢能发展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人才引进、技术转化、要素配套等各方面服务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政策“比较优势”。与此同时,应当继续大力引进和培育氢能源企业,夯实可再生能源制氢、固态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汽车(船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注重强链补链、招大引强,充分发挥氢能产业链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政府和企业可以通力协作,准确把握氢能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氢能领域的业务布局,持续加强氢能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和分布式氢能利用商业模式突破,从而推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共创绿色发展美好未来。”吕国爱说。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统筹|孙劲松 杜雪艳 王高峰

采写|陆威

视频|王瑞枫 韩然百

片头包装|张琦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