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抓手。为了探寻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文学博士杜斌在辽宁省朝阳县发起成立了修辞书院,书院以“语言文字就是生产力”为要旨,致力于语言文字影响力的研究和深化应用,意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造乡村“语言智库”、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以非学科教育为切口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修辞书院创始人杜斌在与一些西部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座谈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部分乡村小学学科类课程资源的帮扶供给明显过剩,而偏向素质教育的非学科类帮扶资源相对不足。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学生可以在教培机构学到一些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课程,而大多数生活在乡村的小学生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没有任何补助与捐赠的情况下,修辞书院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研发了一套少儿语言素养教材,对朝阳县部分乡村教师和学生展开了少儿语言艺术的教学培训,并计划从中选拔出优秀学员作为“种子教师”,在朝阳县部分乡镇的农家书屋开展少儿语言艺术的免费教学。

打造乡村“语言智库”服务农村电子商务
近几年,各地纷纷展开了农村电子商务相关的培训,然而,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并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实践中很难复制课堂上的成功案例。以电商直播为例,一些农户在掌握了基本的直播技术之后,最大的困扰就是回到家后找不到直播的状态、不会写直播脚本。因此,对于电商助农培训而言,扶上马后还须送一程。修辞书院除了为农户讲授电商直播的语言表达技巧之外,还会充分发挥乡村“语言智库”的作用,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发现直播带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户直播脚本的撰写出谋划策,从而对现有的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形成有益的补充。
传承乡土文化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文化遗产,是乡村特有的文化符号,传承创新乡土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和振兴的重要一环。在对乡村儿童展开公益培训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适当融入一些当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修辞书院结合朝阳县当地的历史文化,为乡村儿童讲授故事创意与写作技巧,鼓励学生根据乡土文化元素创作文学作品、讲好家乡故事,使乡土文化价值潜移默化地根植于青少年的内心。

未来,修辞书院还将计划在“乡村创新创业”、“乡村反诈宣传”等领域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语言文字公益服务,探寻以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