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千年学府探文明】鹅湖书院:千年辩韵,激荡思想之翼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 张璐琢) 静界红鹅去不回,悠悠千载白云堆。26日上午,“千年学府探文明”记者团一行来到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踏访一座闻名遐迩的古老书院——鹅湖书院。据明朝嘉靖二十七年的碑文记载,鹅湖书院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被誉为“天下四大书院”。

鹅湖书院以“辩”名扬天下,辩儒学道统的根基,论经世致用的大计。南宋淳熙二年,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之魁陆九渊等人激辩于鹅湖寺,盛况空前,聚会者百余人之多,史称“鹅湖之会”。南宋淳熙十五年,当时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与思想家陈亮再聚鹅湖寺,讨论国家大计,史称“鹅湖之晤”,也称之为“第二次鹅湖之会”。两次“鹅湖之会”向世人传递的“求同存异,互相包容”的鹅湖精神,吸引众多诗人墨客、一代名流纷纷前来相聚拜谒,如宋代的陆游、辛弃疾,明代的杨廷麟,清代的蒋士铨等。

鹅湖书院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保持了极为完整的风貌和格局,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石匾和碑刻,计石匾5通,碑刻14通。清道光年间铅山县令李淳多次为书院题字,期望鹅湖学子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信念与担当抱负。

【千年学府探文明】鹅湖书院:千年辩韵,激荡思想之翼

中国书院学会理事,鹅湖书院分管负责人叶正林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怎样发挥鹅湖书院自身特色和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甚至喜欢上书院文化。我们主要做的是将书院文化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提出了以“崇学、讲理、重孝、睦邻”为核心的八字格言。鹅湖书院作为思想辩论的策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在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千古一辩”这一最具鹅湖特色的文化名片,打造中国乃至世界辩论的一个高地,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思想交锋与智慧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现中华文化自由、开明、包容的精神。”

作为世界朱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鹅湖书院积极开展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动,打造海峡两岸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平台,先后开展了“重走朱子之路”,“鹅湖书院寻根之旅”,“两岸鹅湖书院文化交流”等重点项目。建立了两地新的文化记忆,拉近了同胞间的心灵距离。

节廉广讲传千载,忠孝弘学颂万秋。数百年来,鹅湖书院始终肩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让越来越多的人追寻中华文脉的浩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