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朋友们,好久不见。”
“一定要来和像是老朋友的大家见面,问声好。”
四年前,73岁的林怀民站在江苏大剧院的舞台上,挥手和观众告别。四年之后,他却以“退休老人”的身份再度亮相南京。10 月 31 日晚,云门舞集与南京观众的见面会在江苏大剧院举行。云门舞集创办者林怀民和云门舞集现任艺术总监郑宗龙一起来到现场,带来了舞团最新创作的作品《霞》。

1973年,林怀民创办了“云门舞集”。四十多年来,云门舞集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数千多场演出,以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舞姿屡屡引发轰动,获得了诸多国际奖项。
2019年,72岁的林怀民正式退休了。当时,他的这个决定,引发了外界的一片伤感,有人将其视作“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林怀民内心却很高兴,因为为舞团忙碌46年,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退休后,林怀民在家扫地、洗衣、拖地板,随心所欲地睡到自然醒。他开玩笑说,自己退休这几年的最大“成就”,就是养出了一个小肚子。林怀民坐地铁时,被观众认出,于是跑上前和他开玩笑:“林老师,你的肚子真的不能再大了。”还有人问他,退休后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林怀民的答复是“追剧”,如今的他可以把追剧当成全天的工作,美剧、英剧、韩剧全部在追,不过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人,却是脱口秀演员李雪琴。

退休之前,林怀民将云门舞集艺术总监的位置交给了43岁的郑宗龙。接掌云门,是出于意外还是压力?郑宗龙坦言,自己当时并没想太多该或不该,“就听见心里有个声音说——好。”今年是云门舞集创团五十周年,郑宗龙携着全新创作的作品《霞》首度来到了南京,该剧将于11月24日-25日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上演。对于这部新作品,郑宗龙评价说:“人的心情就像天上的云彩,遇到的事情就像那些照入内心的‘光’,反射出了多变万化的‘霞’。”

2020年初,郑宗龙把自己的家搬到了中国台湾的山上,心无旁贷沉浸在艺术之中。他聆听风声雨声,鸟啼蝉鸣,2021年的一天,他在自然中看见一直变化的霞光,因此想要做《霞》,而且它是一个跟“情绪”有关的作品。
那时候恰逢疫情,场馆不能开设,就连云门舞集的排练室都得暂停。因此,很长一段日子,舞团都靠着网络视频一起排练。小小的一块电脑屏幕,上面容纳了十几个舞者。看着穿着各种家居服的舞者们,郑宗龙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一段段真实生活。“每个舞者的家里的背景都不一样,不再是在排练室里面那种统一的样貌,甚至,有的时候排到一半,舞者的家人都会穿镜头而过。”这种排练方式取代了原本偌大的排练室,让郑宗龙和舞者的排练,在疫情期间并没有中断。
《霞》的音乐,使用了日本音乐家清水靖晃以萨克斯诠释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段落,让舞者跳出一道道“霞光”。郑宗龙在一个个舞者身上找到故事与情绪,转化成的动人舞作,“这个舞作若舞者的组合不同,感受就不同。”不仅如此,郑宗龙还找来老师为每一个舞者上“绘画课”,借助世界剧场设计大奖得主周东彦与动画团队,将舞者的绘画加入在《霞》中,成为了舞台影像的一部分。“这就像舞者在自己创造出的一片云彩前面跳舞,然后用肢体去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2022年,《霞》在台北首演大获好评,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到场观赏。有评论说“《霞》每一个瞬间都在变。”也有观众赞誉“云门注入了一股年轻的生命力,看到不同于以往的美丽。”
“我从未见过云门如此轻快、如此多彩。”面对这部新创作的《霞》,林怀民如是评价,他说:“我是过去的,宗龙是未来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江苏大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