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成果发布 > 正文
打造高校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是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党建工作体系则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共产党员和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对于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党建工作体系融合,有利于创新高校育人实践探索,在多元协同中全方位完成育人政治目标、思想目标和道德目标。同时,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融合可以在全员参与中创新育人过程、拓展育人场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关注大学生学情实际,以系统化创新、过程性监管、全方位变革为着力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创新实践中逐渐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时代新人。

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党建工作体系的协同育人,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百年党史中的育人资源,将党的光荣传统、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理论内涵,使之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优化整合党建工作体系,将思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大学生群体共同成长。同时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政工作模式,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

综合来看,积极搭建联动平台,促进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党组织负责人上台讲思政课、思政研讨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实现思政教育理论与党建工作体系的协同育人。教师作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党建工作体系协同育人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政理论素养和党建工作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开展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理论和党建工作体系的重要性,掌握协同育人的方法技巧,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党建工作体系协同育人的主体,关注学生需求和发展,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例如,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集体荣誉感。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内容有机融入党建工作,将党建思想有机渗入育人实践,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

屈 艺(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项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SZC-023〉的研究成果)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