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夏到深秋,南京的六朝博物馆年度特展“永恒的绚美——希腊时代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进入尾声,之前我们介绍过比黄金还珍贵的紫色,推介过被中国、意大利策展人称为“断腕维纳斯”的陶俑,讲过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中的爱情,以及如何通过法器识别神祇,现在我们可以再深入一点,讲讲真实的古希腊历史,毕竟读史才是观展的最高境界。
之前我们讲了《也许,特洛伊战争不为美人为“搞钱”》《姑娘,穿越别选古希腊,否则吃饭要坐小孩那桌》,今天咱们说说古希腊人的饮食和宴会。

英国学者基托在《希腊人》里这样打趣古希腊人饮食的简单:“他们的晚餐有两道菜,第一道是麦片粥,第二道还是麦片粥。”古希腊人生活简朴,一方面是一种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受物产所限。希腊地区多山,耕地有限且贫瘠,加之要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发展贸易,因为粮食产量不高,希腊人的饮食相对简单、清淡,肉很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的意大利主办方普利亚地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当地人的生活相对富裕,尤其是塔兰托湾附近的锡巴里斯以葡萄酒闻名,人们生活奢侈,传说为了睡懒觉,人们把公鸡都赶到城外边。有一则笑话嘲笑那里四体不勤的人说,一位贵族看到有人体力劳动,竟然引起肌肉撕裂。当地人甚至把娱乐引进军队,教马匹跟着音乐跳舞,结果敌人派间谍记下曲谱,战斗打响后,当锡巴里斯骑兵冲锋时,敌人奏起音乐,导致锡巴里斯骑兵队踏着舞步离开了战场。

一般来说,古希腊人的日常食物是橄榄、烤饼、鱼、洋葱、大蒜、橄榄油和葡萄酒,除了过节,他们很少吃除鱼之外的肉。丹纳在《艺术与哲学》中把古希腊人的菜单定量为一个鱼头,一个洋葱,三颗橄榄。主食除了烤饼外,还有大麦或小麦加工成的粥和面包。有意思的是,古希腊人不爱喝水,认为喝水有害健康,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喝水解渴。古希腊产啤酒,但人们认为那是下等人喝的,因此他们日常喝的是葡萄酒。
宴会一般设在晚上,客人到达时由侍者为其脱掉鞋子或洗净脚,并端水洗手。宴会开始时,一个摆满食物的桌子被抬起房间,主宾们成双成对地侧身斜倚在卧榻上,用餐时没有刀叉,用手抓或用面包裹住食物送进嘴里,用汤匙喝汤。

跟今天宴会边吃饭边喝酒不同,古希腊人是吃完饭再喝葡萄酒。在他们看来,喝葡萄酒不兑水是野蛮人的做法,因此他们首先用掷骰子的方式选出一位主持人,由他决定酒和水的混合比例,随后人们一边高谈阔论,一边举杯畅饮。柏拉图写过一篇杰出的对话录《会饮篇》,记录了苏格拉底、阿里斯多芬和其他雅典文学界人物讨论爱的本质,文章中描述了古希腊人的宴饮习俗,“他们斜靠在松木和桃木做成的躺椅上,和家人一起宴饮,喝自酿的葡萄酒,头上戴着花环,吟诵着赞美众神的诗篇”。现场娱乐活动包括唱歌、诵诗、猜谜语、讲笑话,晚场还会有音乐、舞蹈、魔术和杂技表演。

虽然场面欢乐,但是古希腊人并不会胡吃海塞和纵情狂欢。古希腊人认为食物只应用来果腹,如果沉迷于美食,人就会变得愚笨,不会思考;喝酒同样要适度,不能节制酒量的人被认为是没有控制力的莽汉,会被逐出宴会,如果酒后失态或烂醉如泥,则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据说,喝酒碰杯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他们认为,举杯饮酒时鼻子能闻到香味,眼睛能看到颜色,舌头能享受酒味,只有耳朵被排除在外。所以他们碰杯发出清脆的响声,让耳朵也能体会到喝酒的乐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