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理响中国】深刻把握文化赋能的思想伟力

深刻把握文化赋能的思想伟力

王伟凯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作用和价值无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载道,文化并非单一存在,其赋能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谋篇布局,正本清源,擘画文化强国建设的蓝图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重要论述,共同指向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要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发展维度来把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论述,把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的判断,从而更好发挥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磅礴伟力。

文化关乎国本和国运,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成为全新历史坐标下的光荣使命。实践创新的推进,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以深沉的文化自觉,揭示了契合融通的内在机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

文化赋能,思想掌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干在实处、奋勇突破,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和思想引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区别于别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识,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意义重大。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前,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该勇于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来完成对人类文明的最大礼敬。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