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 > 正文
中国银行业协会:2022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新华报业网讯  11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中小银行工作委员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紧扣时代脉搏,发挥自身特色,坚守服务“三农”、小微、城乡居民的战略定位,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存贷款市场份额和排名位居区域前列,资产质量整体可控,风险抵补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简称农合机构)总资产规模达到47.62万亿元,村镇银行资产规模达2.22万亿元;农合机构贷款总额26.41万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达12%,村镇银行各项贷款1.45万亿元,户均贷款余额28.68万元。

在持续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业务上,至2022年末,全国农合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超13.38万亿元,同比增长8.84%,涉农贷款余额超过贷款总额的一半,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70277亿元,增幅16.07%;村镇银行贷款中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达90.65%。

在省联社改革上,2022年4月18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挂牌成立,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正式在浙江落地。随后,河南、辽宁、山西、广西等省级联社的改革方案在年内也获得监管批复。与此同时,部分农信机构也在加速合并重组,如四川、云南的一些市区机构与县域联社(农商银行)组建地级市农商银行,部分发展较好的头部农商银行,与省内部分基础较差、亟待改制的农信机构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帮扶”关系,形成若干农商银行集团,如广州农商银行、深圳农商银行等。

在数字化转型上,2022年,农村中小银行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壮大科技队伍、建构省级平台、构筑开放生态,以更敏捷的组织架构、更坚实的技术底座,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一方面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如江苏农信2022年研发投入33.8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19.47%。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数字赋能,全面打造数字高地,提升获客能力、营销水平、网点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科技+政务”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在公司治理上,2022年农村中小银行抓住公司治理“牛鼻子”,完善内部治理,加快股权改革步伐,加速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架构,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部署、监事会独立监督、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持续加强股东准入管理,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把股东准入资质,从源头上把控入股资金风险。积极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夯实发展基础。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关联交易管理水平。

在风险管理上,2022年农村中小银行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建设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工具、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优化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等方式,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胡春春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