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广西非遗实力“圈粉” 学青会运动员沉浸体验传统文化

央广网南宁11月10日消息(记者梁瑜琳)11月10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赛场里激战正酣,赛场外同样热闹非凡。在学青会运动员村非遗展示中心,剪纸、绣球、壮锦、武陵牛角制品等具有广西特色、南宁特点的非遗手工艺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不少运动员前来参观体验。

志愿者指导运动员制作绣球(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运动员专注于手工制作(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记者走进非遗展示中心看到,展厅设置了“点米成画”、绣球制作、邕剧脸谱绘画、剪纸、中医药文化体验五个非遗体验区。没有比赛任务的运动员纷纷来到这里逛非遗展览,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解,体验非遗制作技艺,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遗中心展示的学青会文创产品(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运动员在体验剪纸技艺(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今天趁没有比赛特地来非遗体验中心看看,我今天在现场体验了做香包,认识了肉桂、沉香这些中药材,并把中药材打磨成粉做成香包,自己动手做很有意义,通过中医药专业志愿者的介绍也让我对壮瑶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河南代表队运动员王洋说。

非遗展示中心展示出的中药材文创产品(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南宁市执委会志愿者管理人员梁柳观介绍,“志愿者之家”设置非遗展示中心是想借助学青会让来自全国各地朋友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广西的非遗文化。这几天,非遗展示中心也成为了运动员们的热门“打卡地”,现在每天都有300多人来参观体验,运动员们也都自己动手去制作非遗产品,给他们带回去留作纪念。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