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2时,兴化市竹泓镇尖沟村9岁的王阳(化名)小朋友,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儿童“周末辅导站”参加学习活动。
周末辅导工作站是竹泓镇未保工作站设立的。辅导老师是兴化润泓文化创意中心工作人员。润泓文化创意中心是第三方社会组织,受竹泓镇未保工作站招标购买服务,负责未保工作站运营。
为开展工作,润泓文化创意中心组织了运营团队,招聘了15名师资和关爱力量,其中2名持证专职社工,13名文化老师、专业艺术老师、心理辅导员等。他们在5个中心村设立了周末辅导站,为困境留守儿童和有需求的小朋友开展学习辅导、安全陪护、兴趣培养、小组活动等关爱服务,对于有原因不能参加周末辅导的重点儿童,坚持每周送教上门,确保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一位都不拉下。每周的关爱服务内容次数都及时上传到市未保信息平台,接受考核考评和监督管理,全年该中心承接运营管理服务经费29.3万元,经镇政府审核确认后及时划拨兑现。
“竹泓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是兴化市未保精细化工作的缩影,全市26个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实体化全覆盖,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精细化关爱保护提供保障。”兴化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市未保办主任李庆斌说。
未成年关爱保护工作,关键在于系统集成,而不是相关主管部门、乡镇(街道)、社会爱心力量“各自为政”、存在关爱服务“碎片化”问题。2021年下半年,兴化市探索成立兴化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委员会、实体化组建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提出了“关爱”二字,其意蕴不仅仅做好救助,而且还要关爱健康成长,从而使全市未保工作更加全面深入精细。
2022年1月,兴化市未成年关爱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未成年关爱保护中心挂牌成立。未保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市级层面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33个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乡镇(街道)层面,全市26个镇街“一把手”挂帅镇街未保委主任。兴化市委编办特批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人员6名,专兼职工作人员9名,负责市未保中心日常管理以及协调成员单位、指导基层建设、牵头个案会商、社会组织培育、未保考核考评等相关工作。全市各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未保工作站,522个村(社区)全部选优配齐儿童主任。
儿童主任由一名基层干部或网格员兼任,负责走访村(社区)困境、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并每月向市未保中心信息系统上报履职情况接受考核考评。市里根据考核考评每月发放通讯、交通补贴100多元。
兴化是人口大市,未成年人22.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4.67%,困境、留守儿童3930名。经测算,兴化市基层未保工作网络达标建设和精细化关爱服务一年需运营经费800多万元。兴化市成立“泰州市兴化益行儿童基金会”,由市财政捐赠400万元,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打造爱心资金“蓄水池”。
为筹足未保工作经费,兴化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先向市益行儿童基金会捐款3.3万元,由此,引发了水乡大地涌动爱心潮,“兴好有你,助童成长”慈善公益项目线上线下募捐1271.45万元,人次超过41.9万。
由于儿童工作经费充足,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实体化运营工作也就顺利推进。兴化市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挑选由有资质、有爱心、有业绩的第三方儿童专业社会组织承接服务。该社会组织需配备不少于2名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儿童社会工作者,同时,组建运营团队,链接爱心资源,根据儿童个性化需求开展关爱服务。兴化试点推出了“乐学习”课业辅导、“守护星”健康关爱、“童创造”能力提升、“小天使”社会实践、“同成长”亲职教育等示范未保工作站系列活动。各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还链接所在地中小学校,组织了3041名“教师妈妈”参与困境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
目前,全市26个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全面实体化运营,达到有场所、有队伍、有管理、有服务、有经费的“五个有”标准。负责困境留守等重点儿童信息排查、收集录入,确保“一人一档”“一案一策”和对儿童主任培训指导、关爱服务等工作。
为赋能未保工作,兴化市开发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信息系统,设置有儿童主任走访上报、重点未成年人基本信息、关爱保护落实情况、考核考评等功能模块。信息平台整合相关部门数据资源,形成"政策找人"的机制,实现“发现早、处置快”和有效预测预警,及时做到诉求响应、核实派单、服务监督、考核考评工作闭环。
针对家庭管不住、学校不便管的不良行为儿童,未保中心设立专门教育办公室,会同政法、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民政、教育等成员单位开设青少年拓展训练班。培训内容以法制教育、行为矫正、军事训练、思想品德、文明礼仪等为重点。同时实行“强制报告制度”,对问题儿童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
(史道智 董庆明 顾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