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打卡城市交汇点|南京三汊河

【编者按】交汇创造无限可能!2023年11月17日,是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上线8周年的日子。请跟随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的脚步,打卡城市“交汇点”,感受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高质量发展脉搏。

扬帆起航,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印记在这里熠熠生辉;鸟鸣鱼跃,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长江奔腾不息,古今变迁交汇。

从破茧到蝶变,南京三汊河这些年的变化,堪称一部生动的城市“进化史”。

三汊河河口所处的下关板块地处南京的西北面,滨江依城,作为南京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曾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这里是秦淮河入江口,是秦淮河、清江河、惠民河(后被填埋改造为惠民大道)三条河汇聚入江处。”南京知名作家、学者薛冰介绍说。

斜阳共秋色轻盈落下,烘托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红色祥云”。三汊河口人行步行景观桥“红云桥”,南起渡江胜利纪念广场,北至淮滨路,红色桥面格外醒目。红云桥串联了滨江两岸的居民,每天都有很多人沿路漫步或骑行,一边是秀丽的外秦淮河,可近看三汊河口闸倾泻而出的水流,一边是浩瀚的长江,可远眺碧波荡漾、鹰击长空,婉约之态与壮美之姿融合交织。

这里是地理水文与历史人文的交汇。忆峥嵘岁月,颂渡江精神,站在红云桥上,遥看渡江胜利广场,赫然矗立着6组49颗红色五角星组成的“千帆竞渡”群雕,总高度为49.423米,寓意南京渡江战役胜利纪念日。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宝船遗址公园,作为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中世纪皇家造船厂遗址,岁月大笔如椽,记录下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大国风范与恢弘气度。

这里是人与自然的交汇。提起老下关,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红白相间的大烟囱,热闹熙攘的煤炭港,时不时响起的汽笛声以及灰蒙蒙的天色。由于种种原因,这里发展一度滞后,掩盖了往日荣光,甚至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但历经滨江改造、环境整治,又恰逢“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机遇,如今,这里早已焕然一新。

老南京吴大爷从小就生活在这一带,“我们觉得是烟火气,确实很多人对老下关的印象就是环境差、落后,但这几年改造下来,现在你再看看周围,那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据南京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以环境整治、江豚保护为重点,全力打造最美滨江岸线,相继完成了长江岸线南京大桥公园段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长江岸线三汊河入江口生态修复、鼓楼滨江风光带江豚观测点等项目。此外,荣华码头江豚雕塑群、下关火车主题园、欢乐舞台广场、映虹桥、江豚观测点等全新打造的景观节点,成为一个又一个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我现在每天早上都会带着小孙子到江边走走,有时候还能看到‘江猪子’。”吴大爷嘴里的“江猪子”就是有着“长江的微笑”之称的江豚。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江水里频现江豚欢快戏水的身影。今年3月,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公布的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稳定,数量呈增长趋势,最新的种群数量约62头,是长江干流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

桥上江风拂面,游人如织,桥下千帆远影,江豚出没,在这里,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融为一体,创造了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体系。“这一片的长江微笑驿站和江豚观赏地,90%的概率都能看到江豚。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看一看江豚,亲身感受长江大保护所取得的成果。”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说。

这里是美好生活与高质量发展的交汇。爱护长江、保护长江,“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重现。随着周边违章建筑一一拆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以往的“生产锈带”成功向“生活秀带”转变,还江于民、造福于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高品质生活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两者在这一处城市特色空间里和谐共生,也将交汇出更加光明的图景。

策划 潘青松

统筹 高伟 范杰逊

文字 黄欢 范杰逊

出镜 董双

拍摄 曹阳

后期 刘畅方达

美编 曹家瑞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