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件奇特的汉代带钩,南京首次发现

交汇点讯 2022年,南京汉墓中出土了一件奇特带钩,钩体为一神怪形象,四肢和嘴分别持有5种类型兵器,形象刻画复杂,精美细腻。这件钩体形象到底有何寓意?近日,南京考古研究院馆员高浩向记者解释了钩体形象代表的角色和功能。

据介绍,这件带钩出土于南京市浦口区一座汉墓。根据墓中其他随葬品判断,该墓具体年代应为新莽—东汉早期。带钩置于棺内,青铜质地,长9.4厘米,宽3.6厘米,高1.8厘米。

钩体为一个蹲坐的神怪,模样非常奇特:头部似熊,两侧有前凸两角(耳);面部天庭饱满,双目凸起圆瞪,嘴部龇牙,口衔一件戟形饰物;头部两侧有鬓发,长至披肩;下身有短的尾巴,穿着鱼鳞纹的铠甲;四肢执有4种不同类型的武器,其中左右手各执盾牌和短剑,左右足各执钺和短刀。

高浩认为,全国类似出土的带钩较少,从已发表的考古简报、报告及馆藏中寻找仅寥寥几件,年代均为汉代,南京应为首次发现。据考证,神怪极可能与蚩尤有关。

蚩尤这个名字因与黄帝、炎帝并称“中华三祖”被我们所熟悉,曾经挑起与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的战争,最终被黄帝所杀。但较少有人知道的是,蚩尤在古时还被奉为兵主。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军队出征前祭祀时,都要先祭黄帝或蚩尤。秦汉时期,祭祀蚩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已经为蚩尤立祠。《史记·封禅书》有述:“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三曰兵主,祠蚩尤……令祝官立蚩尤之祠于长安,长安置祝官,四时祭祀蚩尤。”这里说秦始皇尊蚩尤为兵主,并设立专门祭祀蚩尤的制度。《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汉高祖刘邦起义时也曾祭蚩尤。

蚩尤被奉为兵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说蚩尤初创有五种兵器。《世本·作篇》(据说是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太平御览》卷339引《周礼》:“五兵者,戈、殳、戟、矛、牟夷。”从文献记载可见,虽然与该枚带钩中的神怪所持五种兵器并不完全相同,但形象应来源于蚩尤。

在汉墓画像石中,也有一些神怪图可能与蚩尤有关。一幅来自山东武梁祠石室中画像,有专家认为是“黄帝蚩尤战图”,蚩尤的头上顶着一张弓,左手持剑,右手持戈,左足蹬一弩,右足挟一矛,同样为五种武器。

那么神怪本体形象与史料中对蚩尤的造型描述是否相同呢?南朝主要记载鬼异事件的《述异记》,文中有对蚩尤的描述:“蚩尤能作云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觗人,人不能向。”从文献看,蚩尤兽身人语、耳鬓如剑戟、头有角等特点,与该枚带钩上的神怪形象十分相似。

除此之外,文献中也曾记载有与蚩尤有关的带钩,《太平御览》引《东汉观记》曰:“诏令赐邓遵金蚩尤辟兵钩一”东汉时期将领邓遵因大破羌寇有功,赐有金蚩尤辟兵钩。

“因此,从所持兵器、形象来看,这枚带钩中神怪形象应与蚩尤有关。蚩尤辟兵,被奉为兵主,百兵不敢挡在他的前面,有消灾辟邪之意,这应是此类带钩的寓意。”高浩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责编:吴雨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