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2023数智长江文化论坛 | 王建国:源、流、脉、态,建构长江江苏段的保护传承体系

交汇点讯 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主任王建国从“源、流、脉、态”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2023数智长江文化论坛上,王建国院士的演讲《“源流脉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认识与思考》,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长江,发源于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在几千万年地质学时间长河中演化而成的自然奇观和天工造物。”王建国指出,长江和黄河造就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孕育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五千年中华文明,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文明发祥地,长江、黄河和大运河也是祖祖辈辈先民安身立命的故土和家园。长江流域从青海开始经过了巴蜀文化到荆楚文化、江淮文化到吴越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文化交往、交流和交融的纽带。 2021年12月,国家开始部署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江苏也是七个重点建设区域之一。

长江文化是王建国院士这两年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他认为,可以基于“源、流、脉、态”四个方面,来建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保护传承体系。所谓“源”,意指文化孕育滥觞的原点、原乡和原型。溯长江文化之“源”,就是要认识到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文化。长江横跨11省市,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进,文脉绵延不绝,文化创造不停,文明创新不断。在长江上游,有 巴蜀文化、羌藏文化、滇黔文化,在长江中游,有荆楚文化、湖湘文化、赣皖文化,在长江下游,有吴越文化和江淮文化。

所谓“流”,是指“源”经文化传播链(水、路、人、物和方言、技艺、习俗等)的历时性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王建国介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5058处,其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共2121处,最为密集的是江苏的太湖周边、宁镇扬地区,浙江杭州周边,安徽皖南等地。长江沿线的江苏拥有13座国家史文化名城、3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位于全国前列;长江流域各省市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473处,吴越文化圈位居前列,分布最为密集的是江苏的太湖周边、宁镇扬地区。

所谓“脉”,是指“源”和“流”经过时空演进发展壮大呈现出的开枝散叶的经纬交织,表现为地脉、水脉、文脉、人脉、物脉等。王建国指出,江苏历史文化在千年时空演进发展中,呈现出南北历史文化特征变化梯度大的特点。江苏南北虽相距不过几百公里,但古代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条大河的不同流域,加之不同的气候带和地理环境,终于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地理人文分区,他们各放异彩又相互激荡,构成了江苏历史文化五彩斑斓的图画。

所谓“态” ,是从古到今的历史积淀,文化传承和流变而呈现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具有体现“源”“流”“脉”内涵的文化样态和视觉形象风貌。王建国介绍,从长江全线来看,江苏段以全流域2.5%的面积,拥有占总数10%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密集度和质量明显高于流域平均水平。从全省角度来看,江苏沿江8市以全省48%的面积,拥有全省文物资源总量的80%。他将长江江苏段文物资源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史前文化和地域文明、历史城镇聚落、水路交通系统、传统产业等十一类主题资源。这些与长江文化密切关联的文物资源, 既是长江文化的产物,也是传承长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他特别指出,“人杰地灵”是江苏长江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江苏籍的两院院士大概480多人,很多都来自长江沿线。

在王建国看来,和其他省份相比,长江江苏段具有江河交汇、江湖相伴、江海相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摇篮、南京是长江沿线唯一的都邑所在、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的交汇点等特征。他认为,对于江苏长江文化“源流脉态”的再认识和传承保护,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把握,首先,要重视江苏长江文化见证文明起源的极高价值,江苏得益于良渚文化的文明缘起,“泰伯奔吴”“衣冠南渡”等历史事件的南北文化传播交流和开枝散叶、以长江、太湖、大运河、淮河等主干水网构成了“水韵江苏”的绚丽、内敛、雅致、精美的文化特质;其次,要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和实操共构,需要将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有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量齐观、有形无形并重。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街名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地名遗产、工艺工匠、文化艺术等人、物和环境载体进行多维度、全尺度、全要素的交叉融合,做到整体保护、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精细保护;第三,要进一步彰显崇文重教、书耕天下和江苏近现代民族工商业文化。通过视觉形象,进一步擦亮“吴韵汉风”“水韵书香”等江苏文化精华标识和闪亮名片,展现江河湖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流域性和交融性文明;第四,要进一步挖掘和加强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江苏长江沿线的革命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大量见证中国革命史的遗址和纪念地,江苏红色文化的“名片”内涵和内容还有拓展和提升空间。

2023年5月举办的江苏发展大会上,信长星书记在大会主旨报告提到了江苏的“水”,“既有大江、大河,又有大湖、大海,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王建国院士表示,我们要着眼于在世界、国家、省际层级及跨区域的格局视野,彰显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文化名片和精神标识价值,讲好水韵江苏故事,助力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展现可信、可爱、可亲的形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冯圆芳/文 万程鹏/摄

责编:钱晶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