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习言道丨面向美国人民,习近平从叙“旧”开始

“1985年我第一次访问美国,就是从旧金山入境,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来自旧金山,至今还保存着一张在金门大桥的留影。”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在被称为“一场面向美国人民的讲话”中,习近平以叙旧开始。

叙旧,首先是“旧”地重游。

38年前,旧金山是习近平首次访问美国的第一站。他在金门大桥前的那张老照片,在15日的中美元首会晤中,被美国总统拜登专门找出来向其展示,成为严肃元首外交中的轻松插曲。

旧金山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百年交往的历史。演讲中,习近平特别提到旧金山有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中美还曾在这里共同参与发起旧金山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叙旧,还包括老友相聚。

在15日的宴会开始前,习近平不仅会见了美国工商界及社会各界代表,还有飞虎队和史迪威将军后人、鼓岭、艾奥瓦州、华盛顿州等方面友好人士代表。

随后近35分钟的演讲中,习近平特别提到了不同历史时期,见证中美人民交往的老友与往事。

比如,他提到陈纳德、杜立特、莫耶、麦克马伦等,这些与飞虎队有关的名字,记录着二战期间中美为和平正义而战的那段历史。

又如,他提到“小球转动了大球”“曼斯菲尔德先生率领的第一个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艾奥瓦州州长罗伯特·雷在内的第一个美国州长代表团”等,这些历史事件,记录着当年中美友好交往浪潮的开启。

当然,习近平还特别提到了他自己结交的美国朋友

“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时,住在艾奥瓦州的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我还记得门牌号是邦尼街2911号。”

美国中部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是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1985年,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一个农业考察团访问美国。在马斯卡廷小镇,他住在德沃切克夫妇家中,有了一段“和美国人民共同生活的难忘经历”。

2012年2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他故地重游,冒着雨雪重访马斯卡廷,专程去看望老朋友。德沃切克夫人从上千英里之外赶来,与这位中国老友相聚。当时,回忆起当年交往细节,习近平记忆犹新:丰盛的早餐、临别赠送的爆米花、白菊花泡的药酒……

如今,再到美国,习近平又一次提到38年前的“邦尼街2911号”。

叙旧,印证“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

习近平和美国友人的故事,诠释着中国人重情讲义,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而面向未来,当前,站在关键十字路口上的中美关系,将向何方?

今年以来,习近平在会见美方人士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15日的演讲中,他不仅再次强调了这句话,还当场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针对美国民众特别是孩子们对于大熊猫的喜爱,他还谈到“愿继续同美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

如今,中美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中美之间已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最多每周300多个航班和每年500多万人次相互往来。

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中美关系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故事是由人民书写,未来也将由人民创造。

次习近平到访美国之际,一段此前走红网络的短视频又被很多媒体播出:一个中国女孩用古筝演奏美国摇滚乐老歌《加州旅馆》。

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有外国网友评论:中国风的《加州旅馆》,是最好听的版本之一。

视频:中国博主用古筝演奏《加州旅馆》走红美国社交网络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出品人:陈陆军

| 总监制:张明新

| 总策划:俞岚

| 策划:吴庆才

| 统筹:郭金超 马学玲

| 执笔:阚枫 韦香惠

| 校对:孙静波

| 视觉:张舰元 徐洋

|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