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现代公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生态意识培养的背景下,探索生态价值观的有效融入,引导帮助大学生自觉树立生态道德意识、自觉践行生态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价值观具有重要教育功能
生态价值观具有特殊的情境教育功能。情境教育是通过创设情境,优化学生生存环境,使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情境教育通过发展性的视野、系统性的知识和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境中思”“境中做”“境中学”。生态价值观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小到公民个体、大至地球寰宇,无一不在生态的范畴。因此生态价值观教育更具情境教育优势,更易获得价值认同,也更能增强生态意识自觉。
生态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实践教育功能。生态价值观作为指导社会成员生态实践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标尺,是国家、社会、公众生态诉求最集中的价值生态体现。生态价值观因其丰富具体的实践形态,扩展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促成大学生对生态价值理念的认同和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体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生态价值观的实践教育功能,通过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价值观融入的理论支撑
将生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吸收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思想精髓,历经了长期生态实践检验,高度契合大学生思政教育反映时代要求、服务人民需要的创新需求,彰显民族风格、体现中国特色。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价值智慧。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参赞万物等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生态价值思想,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倡导万物平等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对宇宙和自然独特的敬畏与尊重,是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亦可在生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树立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水利建设和林业发展到加快推进环保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我们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当下生态价值观内涵科学丰富,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和谐共生为目标,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生态价值诉求,为当下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价值观的融入路径
探索生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应借鉴多元化教育理念,发挥其思想育人功能,从文化认知、情境教育、实践教育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在文化认知上,引导大学生对生态价值观具备正确的认知。注重生态价值观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中国当代生态价值观文化底蕴深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融汇新的生态文化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培育学生对生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建设生态文明自觉和民族文化自信。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内容展现人与自然关系认识实践等朴素生态价值内涵。新时代应充分挖掘民间传说中所富含的生态文化理念,以激发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认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儒道思想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等生态价值理念,以当代生态建设英雄事迹引导大学生成为修身立德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在情境教育中,探索生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沉浸式”教学范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不同的课程特点,发挥“案例教学”的生动性等优势,将生态价值观切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比如,将传统朴素生态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内容中,可把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及传统朴素生态思想融入到有关道德培育和生态修养等课程讲授中;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内容中,可将中国生态价值观发展史、生态环境重大事件与新中国的建设史相结合进行讲授;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理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讲授内容;亦可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融入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教育内容中,阐释生态价值观中国化的进程与发展。
在实践教育中: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践环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设置让大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课外实践环节,是深化生态价值理论、联系生态环保实际的重要教育路径。一是增加具体课程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是结合大学生自身家乡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管理现状,组织开展各类参观或参与类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深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价值观的学习心得与感悟,在实践教育中提升生态价值观的学习成效。
所以,在生态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文化认知、情境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三位一体”的融入路径与体系,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去结合各高校特色,因地制宜地展开具体实践,更好地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的目标。
王玲艳(作者单位: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