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论坛沙龙 > 正文
智库动态|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在徐州召开

11月25-26日,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汉文化名城建设研讨会在徐州召开。聚焦“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大运河沿线省份的8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共商共议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问题,并就如何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足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展开广泛研讨交流。

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卫东,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方忠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陈爱蓓主持开幕式。会议由江苏师范大学、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共同承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提供支持。

徐州是大运河江苏段北门户,拥有181公里长的河道,是大运河流经的8个省市当中运河长度最长的地级市。运河文化和古黄河文化在这里交织,推动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观,也让徐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熠熠生辉。

致辞中,吴卫东介绍了全市在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方面的积极作为。包括,全面梳理水系现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生态治理、交通航运等基本情况,高标准加强对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加强运河沿线的非遗创意基地、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健全大运河水环境保护区域的协作机制,高标准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窑湾核心展示园,吕梁山孔子观洪核心展示园等文化标志性工程,着力提升运河文化的价值,等。

近年来,江苏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夏锦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宏大的文明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对文化建设的原则、方针、使命、任务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义重大。

他提出,流淌2500年的悠悠大运河,与中华文明命运关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也是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脉络。千年运河的修造与利用,承托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协同共进。隋代大运河的贯通,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南北水运交通体系,改变了此前南北地区因缺乏可供利用的天然河流,不同区域的交融受阻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建设工作为大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大运河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切写照。

方忠介绍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建设成果。目前,分院已形成大运河文化传播研究、大运河工匠文化研究、大运河景观与遗产价值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研究、大运河城镇与非遗研究等多个特色研究板块,累计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各项课题30多项,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有10余篇。接下来,分院还将继续推进《徐州运河文化史》《徐州运河史》等编制工作,并进一步强化“徐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决策咨询成果的产出。

本届大会的主旨论坛侧重大运河沿线各省市的保护传承利用经验分享,邀请浙江省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邱志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武廷海,河北省大运河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晏梁学术智库中心主任许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周润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郑民德,徐州市政府参事、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赵明奇分别带来浙东地区、江苏扬州蜀冈地区、河北、河南、山东聊城、江苏徐州等沿河省市在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高水平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方面的具体案例分享以及实践经验总结。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徐晓光作《人类学视野下的大运河》研究阐述。

会议还设专题报告、圆桌沙龙环节。其中,主题报告环节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汉文化名城建设”主题,6位研究学者从大运河共性文化精神标识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江苏段意向符号建构等不同角度为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圆桌论坛环节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角度集众力、汇众智,为徐州汉文化名城打造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笪颖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