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三端”发力,走好区县产才融合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今年9月,南京市推出《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人才强市25条”),提出实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行动,为基层人才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找准“四链”融合端口,使人才队伍在产业孕育中萌芽,在机制赋能中生长,在生态滋养中壮大,以产才深度互融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产业端聚力,加快人才汇流。产业强则人才聚。要围绕“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紧盯产业前沿、企业所需,汇聚一支多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主导产业强链,支撑传统产业补链,推动新兴产业延链,激发产才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近年来,全区持续筑牢引才聚才产业之基,依托中国(南京)软件谷“6+2+X”千亿级软件产业集群、雨花经济开发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催生超1000万平方米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高度集聚的高新园区引才“强磁场”,激发区域产业主体引才聚才“虹吸效应”,以资源集中优势有效汇聚人才。健全托举发展特优政策,有效衔接落实“25+7”(上述“人才强市25条”及“重点产业人才7策”)南京人才新政,重点围绕建设“科学家集聚区”,一揽子贯通人才和产业、科技、金融等特优政策,打出“差异化激励+定向式培养”组合拳,为顶尖科学家定制化配套封顶1亿元综合支持,面向“最年轻最创新”青年工程师普惠式发放专项奖励,以政策精准投放有效留住人才。夯实开放创新交流平台,打造数字人才节、NJSD软件开发者大会、谷雨双创学院等活动品牌,搭建数字产业开放式活动空间,广泛开展人才信息交流和知识交锋,以创新活动场景有效助力人才成长。

机制端用力,释放创新涌流。机制顺则人才活。围绕“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全区致力以机制创新打通多维度、高能级的产才融合发展平台,为人才科技创新注入动能、释放活力,提升区域产业创新整体效能。建立产业联盟互动机制。立足通信软件、“互联网+”等传统优势领域,瞄准工业软件、元宇宙等前沿新兴市场,构建“产业联盟”人才企业互动机制,统筹产业联盟市场合作和人才企业联合攻关,支持各方面人才融通创新,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建立链主龙头带动机制。发挥华为、中兴、十四所等“链主”科创资源优势,合作发布产业创新需求目录,共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开放生态圈、共享资源池,为科学家原创攻关、企业家产品服务、工程师集成创新匹配需求、集聚要素、贯通资源。建立载体渠道联动机制。对内链接重点实验室、“三站三中心”科创平台裂变孵化功能和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科创载体源头孵化效能,对外引流东大、西交大等技术转移中心产学研成果和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硅谷高创会等海外飞地高端智力资源,以载体渠道联动,实现科创人才互通。

生态端给力,推动要素畅流。生态优则人才兴。围绕“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全区不断涵养人才发展生态,用宜居宜业的“软环境”拴留人心,构建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生态圈。整合市场资源。依托建设全省首个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争创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先行区”,整合市场化资源渠道供给,为人才企业搭建集约高效的引才通道和精准匹配的融资渠道。导入产业资本。与上交所共建资本市场“直通车”,做强百亿元规模双创投资引导基金,以资本源头活水助推人才企业“知产”变“资产”,由此入选2020年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区县级)榜单。做实公共服务。强化公共资源和政策服务供给力度,开展“人才成长伙伴服务行动”,在区内新房购置补助政策中强化对人才的政策倾斜,切实保障安居、教育等人才服务“关键小事”。

时丹(作者为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笪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