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数字赋能,为林长制添“智”:栖霞区启用信息化管理平台

近日,在栖霞龙潭片区长江沿线的黄天荡湿地公园内,大片的中山杉、杨柳等根植于江滩之上,早上7时许,年过七旬的护林员朱小平绕着湿地保护区认真巡逻,守护着他监管的600多公顷绿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朱小平用上了新武器——定位标签仪,他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会精准地被记录并上传至区级信息化后台。

“这片林,我已经守了20年。”早在2003年,退休教师朱小平就带领村民在长江边义务种植了千余亩、数万棵柳树和杨树,用于防风固堤。树种完后还得有人管,从小就爱在庭前屋后种植花草、精通林木知识的朱小平主动揽下了这个活儿。

本月起,朱小平的护林生涯有了大不同。“这个是定位标签仪,充满电后带在身上,3天内会自动捕捉记录我的巡查轨迹,超出范围、低电量会自动提醒,还有紧急救援功能。”朱小平介绍,该仪器操作简单、续航时间长、定位精准,更重要的是,可以和“我的林长”微信小程序及区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联动。

朱小平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我的林长”微信小程序,内含“通讯录”“上报”“任务”“我的”等子栏目。点击“巡林”,他当前所在位置就会显示在地图中,并通过定位标签仪实现实时自动跟随。巡查过程中,他发现的各类情况都可以通过拍照功能立即上传至小程序。

栖霞区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栖霞区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项目包含林长制管理平台、林长制办公平台和林长制移动办公平台。林长制管理平台可视化展示林长制信息,包含森林资源、森林防火、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管理等8个板块;林长制办公平台具有巡护管理、事件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功能;林长制移动办公平台上“我的林长”微信小程序,集事件上报、任务处置、信息展示等为一体。

负责建设该项目的南京恩博科技有限公司的潘健介绍,栖霞区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将林、草、湿等生态资源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通过一张“图”统揽全区森林资源数据信息,记录展示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事件的处理和告警记录,提升日常巡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可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为林长制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