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疾控专家提醒: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注意“4+4”

近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的特征。人群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在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疫情。当下如何保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应开展哪些防护措施?在重点场所中该如何保护自己?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注意以下“4+4”——

4类重点人群需关注

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孕产妇是感染重症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应予以重点关注。医护人员因职业特殊性,也是重点关注人群。

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以儿童感染流感为例,有数据表明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20%~30%,高流行季节可高达50%左右,高于成人。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且感染后易出现并发症或发展为重症。

孕产妇因其特殊的生理阶段,感染后发病症状可能较重,还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儿。

医护人员因其职业特点,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患者的机会多,感染风险高于健康成年人。医护人员感染后,除了自身健康受到损害以外,也可能传染给医护人员所接诊的患者。

做好常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洗手、戴口罩等个人卫生好习惯,注意咳嗽礼仪,适当锻炼增强个人抵抗力,居家环境经常开窗通风,积极接种相应疫苗,感染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儿童普遍对疾病的症状体征表述不清。家长应关注关心儿童健康。患病后要注意休息,减轻学业压力,不能隐瞒病情带病上课。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饮食上应选择摄入优质蛋白,加强补充维生素。冬季注意保暖,根据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尽量减少聚集活动。

孕产妇感染后不能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也不能盲目“硬扛”,症状加重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医护人员要加强职业防护,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后,应注意休息和个人防护。

4类重点场所要防控

托幼机构、学校

托幼机构和学校需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做好日常消毒通风工作;做好健康监测,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做到不带病上学。

一旦发现短期内生病师生异常增多的情况,要及时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出现聚集性疫情时,应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调处置工作。

养老机构、福利院

养老机构、福利院等场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场所日常通风与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对入住人员及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积极组织接种相关疫苗,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提供营养膳食、适宜的娱乐和锻炼设施。

探护人员如身体不适,建议暂缓进入养老机构及福利院。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需加强疾病监测,实现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同时,要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定期开展院内消毒工作,强化院感防控,防止疾病传播,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公共交通工具

加强秩序管理,尽量减少人群聚集。同时注意做好交通工具内部的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

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可用纸巾遮掩口鼻,或用肘部衣袖遮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责编:赵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