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Z”形折叠多年,19岁的他终于能坐着过生日了!

姜延琛今年19岁,目前在山东省德州学院读大二。由于身患罕见病,他的身体反向“折叠”,脖子向后仰接近180度。十几年来,姜延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跪着”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并且在2022年考上了大学。

今年5月,姜延琛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入院。他的人生,也迎来了180度大反转。如今的他怎么样了?

01

姜延琛患有罕见的先天性肌肉病。刚出生时,他的病情并未显露,直到两岁多时,母亲于梅英发现他走路有些困难,从那时起,越来越严重的病情和未知的病因便开始困扰着这个家庭。

后来,姜延琛的身体变成“折叠”状态,头和臀部之间只有不到一掌的距离。于梅英放弃了工作,四处求医并照顾儿子的起居。姜延琛的父亲则打工赚钱养家,一家人就这样彼此搀扶,走过了艰难的求医、求学之路。

姜延琛:从小学三、四年级就是跪着上课,刚开始可能膝盖有点疼,这么多年已经麻木了。到了初三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头向后仰得太厉害,看书和写字都不太方便。

△姜延琛在课堂上

尽管困难重重,但姜延琛从未放弃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心疼孩子的于梅英曾劝他放弃读书,少遭些罪,但姜延琛的态度很坚决。

姜延琛:将来万一要真治好了,那时候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还不如不治。现在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将来病好了不光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姜延琛克服了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他跪着上课,趴着读书,靠余光看清黑板,艰难地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课程。2022年,他以超出山东二本分数线近60分的成绩,被山东德州学院录取。

02

多年苦读终有收获,姜延琛的身体也迎来转机。

202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医生王宇通过互联网得知了姜延琛的病情。在接诊姜延琛前,王宇已成功治疗多位正向“折叠”的患者。可从医多年,他从未见过这样反向“折叠”的病例。王宇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姜延琛的场景。

王宇:以为18岁的小伙子可能身体不错,但没想到肺功能只有正常人的20%,骨质非常松。他又比较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方方面面都比我们预想中困难。

尚且没有成功治疗病例可借鉴,这例世界罕见的手术风险极高,想要成功,姜延琛和主治医生王宇都要跨过一道道难关。

今年5月5日,姜延琛来到北大第一医院,王宇医生带领团队,向这例“反向折叠人”的矫形与康复发起挑战。经过全院会诊研讨,决定采用两阶段、4至5次的手术治疗方案,来完全打开姜延琛的“Z”形身躯。

5月25日早上,姜延琛被推进手术室。麻醉成了第一道关卡。由于姜延琛的颈部构造异于常人,镇静剂导致了舌后坠,他很快便无法呼吸。生死一线间,麻醉科副主任胡晓挑起姜延琛的舌根,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在惊心动魄中完成了麻醉,手术才得以顺利开始。

手术前,姜延琛的脖子后仰近180度,第一次手术期间矫正了90度。回到病房休息两周后,开始每天延长头盆环几毫米,在其后的一个月又矫正了20度。第一次手术总共为姜延琛矫正了110度。

△姜延琛第一次手术前后的CT扫描对比图

3个月后,王宇团队又对姜延琛实施了第二次手术,把已经拉直的颈椎部分固定住。7个小时里,医生们如履薄冰。手术完成后,姜延琛经历了过敏反应、四肢短暂失去知觉等一系列术后反应。最终转危为安,手术获得成功。

在病房里,姜延琛度过了自己的19岁生日。时隔多年,姜延琛终于能“坐在椅子上”庆生了。他在朋友圈里写道,“19岁的天空格外绚丽……奔山赴海,未来可期。”

前不久,经过长达5个月的治疗,姜延琛出院了。明年春天他还要回到这里,进行第二阶段的治疗。姜延琛感谢王宇医生给予他第二次生命,使他能够昂首挺胸,他还感谢了自己的母亲:“妈妈的青春都花在我身上了,我以后就保证她晚年幸福。”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