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让劳动者安“薪”过节,江苏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治欠”

岁末年初是欠薪问题易发高发期。1130日,全国深化根治欠薪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冬季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紧接着,省政府召开全省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结合江苏实际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打好快速查办组合拳,确保劳动者工资支付到位、安心返乡过节。

其实,半个月前,江苏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就已全面开启。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要求成员各司其职,综合运用信息化等手段,畅通欠薪维权绿色通道,集中排查化解欠薪风险隐患,高效处置欠薪问题,用一系列“组合拳”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工资支付义务,实现春节前“清零”目标。

从源头压降欠薪风险

江苏是建筑大省,建筑业从业农民工总数达572多万人。为从源头上遏制欠薪,江苏住建部门持续加大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力度,按照“应管尽管、应入尽入”原则,从今年91日起,全省所有在建项目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劳务分包等企业信息和用工人员信息一律纳入实名制范围。

对工程项目实行闭环管理,抓细落实实名制考勤、工时工资确认、专用账户设立、银行代发工资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各项制度落实。将用工考勤不落实、专用账户资金不及时到位,连续两个月无工资发放数据的工程建设项目列入欠薪预警名单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限制市场准入,直至降低、吊销资质。今年以来已经对未按规定落实账款和工资支付的4789个项目建设单位,3330个项目的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给予了预警。

为从源头杜绝欠薪风险,无锡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61个项目实现“月结月清”。督促在建工程项目及时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持动态缴存率稳定在100%。盐城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任务完成率等核心指标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尤其对国有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当地还研制了《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标准化管理全流程指导手册》,规范农民工工资台账资料,切实解决“班组长口头承诺工资高于合同约定、工人工作量没有及时结算”等新问题。

大数据提升监管效能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清欠也充分运用信息化等手段,紧盯重点项目企业,全面排查欠薪风险隐患,摸清欠薪底数,建立台账,逐条整改,限时化解。

泰州市依托欠薪直诉快速协同处置平台,构建统一指挥调度中枢,全面推行接诉即应、限时办结机制,欠薪线索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7.8分钟,办理平均时长压缩至2.8天。结合“线索分布、上升趋势、处置效率、协调配合”等因素,实施综合研判,开展“绿、黄、红”三色欠薪风险分类监管。该平台被国家人社部列为信息化创新应用成果,并向全国展示推广。

无锡开发了“安薪无忧”等欠薪维权小程序,实行 24小时网络、电话全天候响应机制,对欠薪线索当天联系当天处置。盐城建立主流媒体“欠薪跟踪”监测机制,让“大数据”成为情报员、侦察兵,一旦发现欠薪事件及时安排专人处置。

省住建部门在建筑工人队伍广泛推行“苏建码”建设,实现“一人一码一卡”,通过二维码实现人员基本信息、用工过程、用工轨迹、工资发放、安全培训、银行卡等数据整合,以信息化手段预防可能发生的欠薪行为。通过全省农民工实名制大数据平台,完善对可能出现欠薪行为的预警机制。对工资按月足额支付不到位,考勤制度不落实,管理人员不到岗,专用账户款项不到账的建设项目进行预警通报。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对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予以处罚。

严防政府投资项目发生拖欠

江苏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中,通过明确部门责任,严防政府投资项目发生拖欠。要求发展改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财政部门要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情况进行排查;国资等部门要督促国企全面排查项目,率先垂范,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在省政府召开全省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与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加强政府工程的审批管理,坚决防止政府投资工程因财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督促项目单位或集中建设单位在拨付进度款时,按照合同约定将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照规定提高工程进度款支付比例,政府投资工程进度款支付不低于工程价款的80%,加强基金监督管理,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

盐城市还专门出台《市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从项目立项、资金管理、审计监督等方面全方位介入,严格执行建设单位按工程进度比例及时划拨农民工工资制度,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和人工费用全部按约定及时拨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