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小巨人”蕴含“大能量”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忙。新华社记者 许丛军摄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忙。新华社记者 许丛军摄

锆珠——陶瓷般质地的纯白色小球,直径不足1毫米,比绿豆还小许多。

“可别小看这白色小球,都是上等的研磨材料,每吨售价20万元以上。”宁德三祥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介绍说,锆珠的原料纳米氧化锆是公司“锆系产品大家族”的新成员。纳米氧化锆耐磨、耐腐、耐温性能远超普通氧化锆,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三祥新材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关键领域奋力创新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一直以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是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何蕴含“大能量”?

“小巨人”身处产业“最前沿”。在我国已培育的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四成“小巨人”企业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这些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小巨人”敢当创新“主人翁”。近年来,在鼓励企业创新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截至7月份,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超20万项发明专利,户均发明专利约17项。此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制定修订标准总计近4万项,户均超3项。

“小巨人”依托政策“出成绩”。科研创新是企业发展道路中强大的内核力,而政策扶持则是有效的外部支撑力。为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断健康壮大发展,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不断推动优化各种税费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落实落地。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小巨人”企业营收利润率达10.3%。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小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战略性举措。近年来,工信部通过开展梯度培育,引导中小微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实现专精特新发展。

“小巨人”也可撬动“大发展”。专家指出,创新能力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基石,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加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人才,才能在竞争浪潮中占据优势。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龙飞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建议,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深入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行动,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同时,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从支持创新、完善产业链配套、强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政策举措,持续优化政策环境。”龙飞强调。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需要久久为功。在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坚持帮扶和发展并举,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优质高效服务体系,不断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高质量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