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州大学迎院士校长!

据吴江新闻网消息,12月1日,区委书记李铭,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带队赴苏州大学考察交流,并围绕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发展、苏州大学·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等方面,与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苏州大学校长应汉杰进行工作座谈。

这意味着,苏州大学迎来了一位院士校长。

应汉杰院士简历

应汉杰,男,汉族,1969年7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生物制药工程专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任苏州大学校长。

1969年7月17日,应汉杰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在宗汉街道金堂村长大,初中就读于宗汉高王中学。

1984年—1987年,就读于慈溪市周巷中学。

1988年—1992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2年—1995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5年—1998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大学(现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7年—2010年,入选江苏省第三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2008年,受聘“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高新区第二批海外领军人才”。

2009年,入选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2015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2013年,入选组织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同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任苏州大学校长。

应汉杰长期从事生物与制药工程领域的研究,依据细胞的特性和仿生的原理,发明了能量调控和细胞集群调控等系列创新技术,解决了果糖-1,6-二磷酸等医药化学品、生物乙醇等生物基化学品、虫草素等天然有效成分,以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产品生物合成效率低、生物催化剂难以长期使用和连续化生产难以实现等问题,推动了生物发酵过程从间歇式向连续化生产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