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是南京最近郊区,是都市人群触手可及的诗画田园,境内江河纵横,河湖众多,长江、滁河二水逶迤其间,生态环境良好,水域资源丰富,不仅有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更盛产绿色优质稻米,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的三合圩区域,就是其中的一片沃土。
在近日举行的“淮味千年”杯2023江苏最美绿色优质农产品(大米)企业评选活动中,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选“最美绿色优质农产品(大米)企业”。
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月,成员出资总额604万元,共有成员120个;合作社主营水稻、小麦种植和水产养殖及销售,种植面积6300亩,养殖400亩;2022年共产粮食3400吨,实现综合收入1630多万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双优合作社”、省级特粮特经生产全程机械化标杆基地、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理事长许乃兵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优秀农情观察员等荣誉称号。
深耕稻米产业近十年,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科技种粮增效与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两手抓,积极推动粮食种植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在粮食种植、社会化服务中不忘联农带农富农初心,走出一条以粮为本、科技兴农、联农服农、带农富农新路径,引领合作社持续高质量发展。

藏粮于技强品质
合作社心怀 “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核心主业,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科技种粮、生态种粮、全程机械化种粮,合作社耕种总面积6300亩,占浦口区粮食种植总面积近10%,是全区产粮第一大户。
坚持良种种田。合作社根据浦口区独特的土质条件和气候环境,在水稻品种上以茎秆粗壮且弹性好、株高适中、抗倒抗病强、米质优口感好的南粳-46、南粳-5055为主要种植品种,兼顾种植少面积宁香粳-9号、徽两优丝苗,平均亩产可达650千克,年粮食总产达3400吨。

坚持生态种粮。合作社基地全部实行绿色生产,在水稻插秧上采用侧深施肥机插,肥料深施入泥,精准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40%;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实行秸秆全量机械化深耕还田,还田作业深度20cm以上,有效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在病虫害防治上,集中采购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药剂,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既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又有效解决水稻生育期病虫防治难题。2019年合作社地产水稻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并荣获“江苏省优质农产品”称号。
推行全程机械化。合作社通过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模式,推进种粮全程机械化,有效带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目前合作社拥有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无人机等各类机具100余台,农机具清洗场2处,农机维修站1处,连栋大棚育秧中心5000平方米,建成了农田监测及稻田传感器监测系统,实现了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8%。2021年合作社入选江苏省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园区)。此外,合作社还积极探索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先后尝试了“水稻+麻鸭”“水稻+虾子+黄鳝”等种养模式,并连续四年承担了省级稻田综合种养“稻田-小龙虾”模式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延伸链条提效益
在坚持规模化、机械化、生态化种粮的同时,合作社通过强链条、打品牌、拓渠道等模式创新,不断提高种粮效益,让种粮真正成为一项富民增收产业。
发展稻米深加工。改变原先低价出售稻谷的初级模式,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引进6套粮食烘干机(自主研发气动生热风机)、1套日产45吨大米加工成套设备、1套大米真空包装机,并配备800立方米大米低温恒温库,实现稻米自主加工,自主包装上市。2022年共加工稻米1500吨,出售大米700吨,大米平均售价达3元左右,“卖米”较“卖谷”亩均增收250元左右。
打造大米知名品牌。围绕打造省级一流绿色水稻品牌目标,2018年合作社注册了“三合圩”牌大米,主打富硒、绿色、有机主题,“三合圩”牌富硒大米最高售价7元/斤,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2020年“三合圩”牌大米入选浦口区地方区域商标“浦食浦味”授权名单,并先后获得“南京市好大米”特等奖、“江苏好大米”金奖等荣誉称号。
拓展直营店等销售模式。积极推进合作社优质农产品进城,在浦口区市民中心附近租用160平米商铺,开设直营店,展示销售大米、西瓜、草莓、青虾等农产品;2022年直营店实现销售额180万元。与大米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2200亩,由合作社负责种植、大米加工企业按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400元/吨的价格收购稻谷,2022年订单农业实现收入396万元。此外,合作社与浦口区部分机关、企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点向合作单位配送大米及农产品;利用各类节庆举办展销活动,2022年节庆展销实现销售额110万元。
社会化服务惠乡里
合作社本着立足于农、服务于农的经营理念,在组织服务本社核心成员的同时,建立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从业人员达50人,可满足区域服务半径50公里的综合农事服务,服务内容涵盖农业生产服务、粮食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培训等内容。

在生产服务上,合作社采取统一技术培训、种苗供应、植保管理、农药采购、采收储运等形式,为本社成员及区域农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全程社会化服务。2022年合作社为社员6300亩农田提供耕种管收等全程机械化服务,并为周边农户提供耕种管收5300亩以上的农机作业服务,年社会化服务总面积达1.2万亩以上,年单项服务能力累计达5.8万亩;年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综合收入300多万元。
在加工服务上,合作社利用大米烘干、加工、冷藏设备,低价为社员和周边农户加工大米超800吨,既便利周边农户,又增加合作社收入。在代销服务上,合作社利用城区直营店,代销浦口区域内优质农副产品,免费为其他种养殖户提供场地开展促销活动,既帮助小农户解决销售难题,又扩大合作社收入来源和影响力。2022年直营店为7家经营主体代销农产品超30万元。
在农业技术服务上,合作社发挥国家级示范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南大、东大、南农大、省市农科院等在宁科研院所合作,开设科技超市和学习培训室,组建专职或兼职培训教师团队14人,承接农业技术培训活动,为周边农户提供病虫害信息交流、技术培训、政策解读等培训服务;近三年累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40批次,培训农民超3000人次。
联农带农共富裕
合作社秉承合作共赢、联农扶农的发展理念,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让社员、周边农户和村集体共享了合作社发展成果,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让利社员。在统一技术培训、种苗供应、植保管理、农药采购、采收储运的基础上,与社员签订粮食收购协议,每年以高于市场价(水稻高3分/斤、小麦高5分/斤)的价格全额收购社员种植的粮食作物,每亩可直接带动社员增收60元,解决社员种粮销售问题,保证社员种粮收益;2022年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超7万元,远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此外,合作社还每年垫资400多万元为社员统一购置种子、化肥、农药,既保证种子农药化肥质量安全,又减轻社员前期投入负担。
让利周边农户。合作社以成本价为社员和周边农户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每年可为周边农户节约劳务支出超150万元。带动就业创业。合作社带动周边20户农户种植粮食,常年雇工14人,季节性用工超50人;帮助1名本地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一名复合型农机手。合作社还牵头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带动3个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共建共推本地粮食产业化发展。
促进村集体增收。合作社以111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村集体4100亩土地,按时足量向村集体缴纳土地流转租金455万元,年可直接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通讯员:姜德金、宋运涛、高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