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无锡:确保“一泓清水入太湖”,引江济太21年取得显著成效

11月29日,2023年度引江济太水利工程启动。“今年是引江济太第21个年头,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增加了太湖流域水资源有效供给,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缩短了换水周期,对保障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无锡市防办主任张小稳说。信息显示,这20年来无锡共引长江水入湖154.13亿立方米,相当于3.2个太湖水量。

引江济太水利工程由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统筹调度,于2003年正式试运行,2005年起长效运行。当太湖水位低于引水调度线,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启动,引入水质较好的长江水后再由望亭水利枢纽引入太湖,一般在冬春季实施。今年汛后,太湖地区降雨偏少近5成,太湖水位持续下降。从无锡市防办水位监测图看到,11月中旬太湖水位在3.19米附近,低于调水限制水位,之后仍处于下降态势。而气象部门预测,今冬太湖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为维持太湖冬春季常水位,切实减轻明年太湖安全度夏压力,无锡向省水利厅、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申请后,引江济太工程启动,目前日引水量为1200万立方米左右。

以动治静、以丰补枯,引江济太激活太湖平原水网。张小稳介绍,通过枢纽引入质量较好的长江水,可使太湖流域在旱季、冬春季枯水期得到水资源补充,满足望虞河两岸地区、环太湖周边、太浦河下游等地供水、农业生产、航运、水环境提升等不同用水需求。因去年太湖流域遇到少有的干旱天气,去冬今春望虞河实施两轮引江济太,引水入湖超4亿立方米。

因常年、适期“喝”上优质长江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风险有效减轻。数据显示,多年来入湖水量最多的是2011年,超过15亿立方米,最少的是2016年,为1.4亿立方米。采访了解到,这项动力调水工程使太湖西北部湖湾水体加快流动,助力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从监测情况看,2009年至2020年,每年太湖安全度夏巡查期间都发现部分异常水体现象。2021年后这一现象明显减少,今年未发生,为16年来首次,且平均蓝藻密度为近十年最低。

引水期间,水利部门按调水方案有计划地向望虞河两岸分流清水,有效改善了望虞河、太湖沿岸多地河网水环境。无锡境内望虞河西岸控制水利工程有11座,补水总规模为11立方米/秒,新吴区、锡山区以及梁溪区都受益。望虞河东岸则通过西塘河等口门向苏州城区、杭嘉湖地区等供给优质水资源。监测情况表明,引入清水后,部分河湖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指标有所改善,今年太湖湖心区水质达Ⅲ类。(朱雪霞)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