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打谱成果音乐会在宁举办

“遗珠重光出沧海,故纸堆中妙音来。”12月8日,《遗珠重光:“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打谱成果汇编》首发式暨打谱成果音乐会在南京市文化馆音乐厅举办。

历时5年,邀请了省内外有关专家、著名琴家,金陵琴派国家、省、市、区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对清代《五知斋琴谱》中明确注明“金陵派”和与“金陵派”相关的《圯桥进履》《鸥鹭忘机》《释谈章》《墨子悲丝》《关雎》《秋塞吟》《塞上鸿》《渔歌》《汉宫秋月》《佩兰》等十首琴曲进行打谱研究。辑成的打谱成果汇编和打谱录音专辑相继问世,对金陵琴派代表性琴谱、琴家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活动现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对江苏古琴艺术的现状进行梳理,对金陵琴派的历史渊源、琴人、琴事、琴谱、琴曲进行综述,对金陵琴派发展现状给予充分肯定。钱钢指出:“琴坛盛事当依刊文而传世,‘琴’当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希望以此为发端,共续金陵琴坛之青史,为民族文化复兴、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所作的贡献而自豪。”

打谱成果汇编发布现场

随后主持人宣布《遗珠重光:“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打谱成果汇编》进行正式出版发行。

参与打谱的专家和琴家就《关雎》等十首金陵派代表性琴曲的打谱成果进行了学术展演。并邀请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江苏古琴学会会长、虞山琴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晞,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古琴表演艺术家李凤云、金陵琴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桂世民,梅庵琴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善教作为艺术指导并倾情助演,现场不仅有众多金陵琴派的琴家、琴人、研究学者参加,还有贵州古琴学会会长吴若杰,斫琴艺术家裴金宝等重多琴家参与展演。同时,中国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李凤云、王建欣夫妇琴箫合奏为音乐会增加一抺温情,随后在多位琴家的精心演绎下,一首首悠扬古曲飘扬而出,现场观众如痴如醉,而这样的乐曲能够重现于世,离不开各界认识和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

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遗珠重光:“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打谱成果汇编(附打谱录音CD)》不久前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成果不仅是简谱对应减字谱的记谱和打谱录音,同时也对金陵琴派的琴人、琴事、琴谱、琴曲的一次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即统一“金陵琴派”研究学者和传承人的思想认识,夯实“金陵琴派”的保护传承根基,也是向“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遗名录二十周年献礼。

在中国古琴发展史上的众多流派中,9个国家级琴派江苏占其四,是当之无愧的古琴艺术的大省。源自明末清初的“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是我国古琴界一支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流派,清代著名琴人沈琯在《琴学正声》中说“大雅指归,要以金陵、琴川为最”。“多年来,秦淮区政府和各界人士做了大量保护、传承和普及工作,琴派影响力逐年增强。”秦淮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主办,江苏古琴学会、中共秦淮区委宣传部、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瑞枫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