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清华简”新增5篇竹书整理成果,发现迄今最短的战国竹简

12月1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共整理《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5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以及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其中,《乐风》是迄今发现的长度最短的战国竹简。

《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两篇礼书是在战国竹书中首次发现的仪礼类文献。《大夫食礼》记载了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大夫食礼记》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两篇礼书相附而行,编连为一卷,不仅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而且体现了楚地大夫食礼的特点,对先秦礼制以及《仪礼》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音图》《乐风》两篇音乐类文献填补了中国早期乐理体系以及先秦音乐史的研究空白。

《五音图》中央绘有一个五角星,其上角对应宫组音名,其他四角对应商、角、征、羽各组,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五角星图形由“宫—徵—商—羽—角—宫”的顺序连接成线,展示了五音生成的规律。专家揭秘,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是“三分损益法”,与《管子》《淮南子》等书记载的五音生成顺序相合。

《乐风》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记载音律名称,后一部分性质尚难明确。该竹简形制独特,是迄今发现的长度最短的战国竹简,堪称“袖珍”。专家解读,这种形制是为了便于握持,或许是乐师演奏时手持的参考“乐谱”。

《畏天用身》是一篇思想类文献,共17支简,内容完整,围绕天人关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论述,简文宣扬人的主体意识,展现了战国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先秦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

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整理报告目前已出版13辑。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表示,清华简整理已进入攻坚阶段,整理团队将保证每年一册的出版进度,早日将这批重要材料向社会与学界公布。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