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多件珍贵文物史料首次展出,讲述中外抗日航空英烈事迹

“英烈昭日月,浩气贯长虹”,12月12日,《抗战记忆 英烈永存——抗馆文物史料征集专题展》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侵华日军投降时献降的军刀,抗日航空烈士丁寿康的绝笔家书,美国飞虎队队员曾穿过的飞行夹克,飞虎队老兵、美国前临时议长特德·史蒂文斯捐赠的丝巾地图,从中央档案馆复制的《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透过浩繁卷帙,凝视珍贵文物,倾听历史跫音,传承英烈精神。

“飞机跑道”沉浸式带入到抗日空战历史长河之中

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为缅怀先烈、告慰遇难同胞、铭记不屈与抗争的历史,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搜集与整理抗日航空英烈事迹,探寻与挖掘对日空战历史真相,将近年来征集的珍贵文物史料挑选精品展出。展览匠心独用,首次采用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结合的方式,营造强烈的心灵震撼效果。一条通往室内部分的“飞机跑道”将参观者瞬间带入到抗日空战的历史长河之中。

据了解,这件特殊的展品是始建于1929年的大校机场跑道基石,由南京南部新城管委会今年捐赠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如今作为户外展项放置于该馆飞机广场,希望蕴含着当年历史的跑道置于此地,能够迎接航空烈士们的英灵随时返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专题展室内共分前言、结语及“侵华罪证铁如山”“血战长空御强敌”“同盟抗敌迎胜利”“碧血忠魂家国情”“抗战家书抵万金”五个部分,用110张珍贵历史图片和90余件珍稀文物史料,及微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展现为正义与和平而战的中外航空英烈的英雄事迹。

烈士绝笔家书、飞虎队队员丝巾地图等首次展出

据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研究部工作人员窦若琪透露,此次展览大部分物品为首次展出。其中,1945年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时日军献降的两把军刀是台湾地区受降参与者林文奎所获,由他的儿子林中斌和林中明,于2015年10月25日捐赠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它们是日本投降中国之稀有物证。这两把刀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刀,其中一把已有460年左右历史。”据窦若琪介绍,林文奎曾任美国陈纳德将军机要秘书,协助成立飞虎队,并参与对日空战。1945年6月,担任台湾北部第23战区空军司令。同年9月,出席了台湾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得到日军投降所献军刀。

现场展出的三封家书同样意义非凡。2023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征集到丁寿康烈士亲属捐赠的47封家书,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发现的最为完整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家书。第一封家书写于1933年3月7日,最后一封家书写于1940年7月16日。丁寿康是华侨飞鹰中的杰出代表,201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40年7月16日,丁寿康正在重庆白市驿机场的宿舍里,给远在泰国的叔父丁季平写信。突然,机场上空响起敌机来袭的警报。丁寿康来不及将刚写完的家书装进信封,立即奔赴停机坪,驾机升空迎敌。因敌众我寡,不幸在空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笔墨未干,即上战场”成了丁寿康人生最后的写照。

一件美国援华飞行员穿过的皮夹克袖口等处仍留有当年因战斗而烧焦的痕迹,它的内衬下摆处还缝有两块不同材质的“血幅”(也称“血符”),它也是中美等国人民并肩战斗,以鲜血铸就友谊和合作的历史见证。由飞虎队老兵、美国前临时参议长特德·史蒂文斯使用过并捐赠的丝巾地图是抗战时期美国飞行员随身携带的逃生必备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丝巾上印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状况,尤其在右下角还印有非常清晰的台湾航空地况。这件珍贵物品向世人宣告: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全年征集各类文物史料及电子资料已达478件/套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矢志不渝地研究和展示红色血脉,传播和弘扬革命精神,馆藏文物史料的征集工作一直在路上。据悉,尤其是2023年,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全面开展抗战史料征集和航空烈士寻访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全年征集各类文物史料及电子资料已达478件/套,大大丰富了本次展览。今年新征集到多件珍贵文物,包括美籍华人收藏家陈灿培、鲁照宁等捐赠的珍贵物品,高志航、任云阁、吕基淳、狄曾益等一批亲属后裔捐赠的烈士物品,其中此次展览展出的任云阁烈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这也是纪念馆首次征集到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原件。

一件件珍稀的物品、一份份珍贵的史料,再现了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宏伟史诗。中外抗日航空烈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通讯员 高萍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欢/文 邵丹/图

责编:周晓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