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12月11日晚,2023年度“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来到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红楼梦》在这里成功上演,宝黛感人至深的情感与越剧完美融合,将200多名师生领入大观园,一同领略贾府盛衰史,感受一场凄美哀转的感人爱情。
演出开始之前的导赏环节,林黛玉的扮演者章琪、贾宝玉的扮演者吉飞等演员一同上台,为同学们示范越剧表演的舞台动作。妩媚的手势,婉约的唱腔,瞬间将全场带入越剧独有的氛围,同学们模仿得有模有样,惟妙惟肖地展现出一个个青春版《红楼梦》的故事瞬间,在阵阵笑声和掌声中,看似陌生的戏曲文化一下子和大家贴近了。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红楼梦》在上个世纪成全了越剧的一段传奇,21世纪的今天,南京市越剧团在传承发展中,延续着这个一代代观众集体记忆中的经典。南京市越剧团副团长张玲表示,青春版《红楼梦》在继承尹桂芳、袁雪芬的“尹袁版”流派唱腔的基础上,大量启用青年演员,并在故事上加以精简,划分出了“两小无猜”“共读西厢”“黛玉葬花”“黛玉焚稿”“金玉良缘”“宝玉哭灵”这6个片段。
舞台上,元妃省亲的仪仗浩浩荡荡从荣国府离去,拉开了唯美的卷轴——宝玉和黛玉从两小无猜到情窦初开,度过了大观园里的童真岁月。宝玉厌恶功名利禄的乖张让他饱受皮肉之苦。与林妹妹永结连理的愿望,也被一出调包计碾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下,面对着“花落花飞”发出了“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叹。最后,在“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坚守中,焚稿离世。贾宝玉悲愤交加,奔到黛玉灵前放声恸哭,痛诉衷肠。

耳熟能详的经典、青春靓丽的舞台形象、悠扬婉转的唱腔……青年演员淋漓尽致地演出了才子佳人戏的缠绵悱恻,让台下的学生沉浸其中,沉醉在大观园内的花好月圆,也为宝黛有缘无份倍感悲伤;伴着越剧的吟唱,他们思索着十二金钗在那个时代里,被淹没的才华与风光。
在剧中,扮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分别是来自南京市越剧团的青年演员吉飞和章琪,两人将宝黛之间的“纯爱”表现得细腻,打动人心。扮演“林黛玉”的章琪是青年演员,她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林黛玉,“刚拿到剧本的时候挺有压力的,经过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和角色磨合越来越好了”,她希望自己饰演的林黛玉能在舞台上得到认可,希望通过年轻人接受的方式把越剧带到他们面前。

在近距离地了解中,同学们也感受到越剧的灵动细腻,令信息工程学院的刘五一印象最深刻的是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和柔美多情,演员章琪的一颦一笑,一步一曲,都让刘五一觉得脑子里那个可爱少女‘活’过来了,她彷佛跟着黛玉走进大观园,与她一同经历着喜怒哀乐,她坦言,在青春版越剧《红楼梦》中,“感受到了中式美学的极致浪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青年演员和年轻观众双向奔赴,舞台上下,激荡着经典旋律的“青春”回响。“我坐在前排,能看到演员的表情很生动,尤其是林黛玉面对贾宝玉时的情感起伏,拿捏得特别到位。而宝玉叛逆和不羁,对林妹妹的痴情同样很打动人。”商务英语专业的王梦圆是第一次现场看戏剧演出,对戏曲“唱、念、做、打”等表演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她期待,将来有更多的戏曲“进校园”,不仅仅在于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她还希望戏曲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学时期,化学工程学院倪雨晴很喜欢《红楼梦》这本小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剧版的《红楼梦》,演出结束后,倪雨晴还对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赞不绝口,“尤其是元妃省亲时,诸灯上下争辉,玻璃世界、珠宝乾坤,珠帘绣幕,桂楫兰桡,布景精致绚烂,完美地再现了贾府的奢华靡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