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方多个城市迎来大范围降雪。一段北京一所学校体育老师向班主任“借课”、专门带学生“打雪仗”的视频在网上火起来,让无数网友感动不已,认为这才是素质教育该有的样子。
在很多成年人的回忆中,小时候冒着漫天大雪,在学校的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是很正常之事。当时,尽管小脸、小手冻得通红,但“感冻”中感受到童年的无穷乐趣,也收获了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那时候,老师不但不责怪,有时候还和学生一起在雪中玩耍打闹。如今,当年很正常的雪天“打雪仗”“堆雪人”的“感冻”行为,为何会让众多网友感动了呢?
网友感动的背后,是对现在孩子被“圈养”的不满。生活中不难看到,不少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学生春游和秋游等户外活动,甚至有学校怕学生打闹造成意外伤害,限制学生课间下楼。如此担惊受怕之下,哪里还敢让学生户外雪天撒欢?同时,升学压力之下,体育课常年为主课“让道”的情形也不在少数。一些学校担心,一旦放开让学生“打雪仗”“堆雪人”,学生玩疯了会心浮气躁,难以收心投入学习。
平心而论,学校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并无过错;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也无可厚非。但这些均不能成为阻止学生“打雪仗”“堆雪人”的理由。禁止学生户外活动,并非是真正关心学生安全,而是因噎废食的偏激行为。如果真的为学生安全着想,应该平时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各种安全防范演练,提高学生预防和躲避安全风险的能力,并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保证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得到处理。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壮健康的身体,是成就自我、改变世界的前提。放手让学生到户外撒欢,去雪地里纵情“打雪仗”“堆雪人”,不但能让学生亲近自然,愉悦心情,而且可以让学生感悟生命、磨练意志,使身体、智力和意志品质都得到锻炼,积淀起砥砺风雨、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有人说,真正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让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丧失想象力,变得平庸、麻木。让孩子学会欣赏、接纳、拥抱每个美好的瞬间,让“感冻”不再被“感动”,不妨就从这个冬天雪天里的打一场“雪仗”、堆一堆“雪人”开始。
(孟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