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当越剧遇上南大学子,很多年轻人被“圈粉”了

越剧、笑脸、掌声、欢呼声……舞台上,戏韵飞扬,舞台下,气氛热烈。12月14日,南京市越剧团越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走进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南大学子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2023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的其中一场,这场演出为越剧与年轻学子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让年轻人与传统戏曲进行了一次近距离“对话”。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戏曲?12月14日下午,一堂高质量的戏曲体验课率先在南大亮相。著名昆曲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迟凌云为青年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他将昆曲词曲吟唱与字音四声阴阳的关系娓娓道来。“昆曲的音乐和其他音乐有很大不同,这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国的诗词都能吟唱,到了‘曲’,演唱就更加丰富,形成曲牌体。昆曲是曲牌体,昆曲的‘依字行腔’,承袭于汉文化的‘以文化乐’,里面有很多规则。”迟凌云从昆曲的源头讲起,表明昆曲与诗词的深厚渊源与紧密联系。

学唱昆曲,先要学会念,而熟练掌握阴阳四声是其中的关键。迟凌云老师现场教学,“上声高念,去声低念,平声入声,斟其高低。”他以小令《天净沙·秋思》为例,从字到词,再连贯成句。台下的同学一边理解,一边模仿着老师的念法,吟念的韵味汇聚而出。

学会正确吟念之后,加上感情能够锦上添花。“根据其诗意、词意、曲意,同情感融合起来。比如在表达悲伤时,就可以读得慢一点。”迟凌云说:“在词曲的吟诵中,我们能寻找根,寻找到大道。昆曲中的韵念保留着中国的根,遵循着法则,更是文脉的延续。”他也呼吁大家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昆曲文化研究中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下去。

晚上七点,演出在鼓楼校区大礼堂正式开始。演出正式开始前,新华日报主持人彭建青为现场观众带来戏曲导赏,并邀请大学生与南京市越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互动,年轻学子登台学习了越剧表演中经典的手势、步法和身段,通过动作的模仿感受着传统戏曲的魅力。

折子戏,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相对完整的故事,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本次越剧经典名段折子戏专场,南京市越剧团带来了优秀剧目《莫愁女·游湖》《梁祝·楼台会》《红楼梦·焚稿》《柳毅传书·湖滨惜别》和《凤凰台·歌月》。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在剧情中,时而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忧,时而为他们的离合悲欢而感动。

戏曲离我们有多远?不同时代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对于当下很多年轻人,特别是Z世代而言,越剧更趋近于一个文化符号,而这次演出,为年轻学子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和热爱传统戏曲的窗口——

看完这场演出,南大健雄书院陈文萱的身心深受震撼,“要吃戏这口饭,一颗汗珠落地摔八瓣。”她感慨一场演出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演员对戏曲的热爱,以及辛勤的付出,也让更多年轻人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咿咿呀呀声中,唱出世俗生活;一挥一捏之间,包含万千情感。我们看戏,也是在品味人生种种,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尽在戏中。”

一场演出,触及了安邦书院王晓蓉童年的观戏记忆,她曾听过《说唱脸谱》《秦淮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曲目,但当时并不太能欣赏和理解其中的韵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京剧的唱腔,昆曲的身段,越剧的深情,愈发使她入迷,“在此之前,我都是通过屏幕去了解或者观赏戏剧,但从未这么近距离地亲身感受,这次有机会现场欣赏越剧,感受到了极大的喜悦和震撼。”

“戏曲进校园,正在打破年轻人对戏曲可能存在的一些偏见。”在秉文书院王悦的印象里,戏曲似乎是爷爷奶奶辈联系在一起,但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艺术熏陶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美育工程,让年轻人真真切切地感悟戏曲之美,重新认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在有训书院赵溪看来,越剧是一种集说、唱、舞于一体的舞台艺术,婉转动人的唱词和惟妙惟肖的表情动作,让他更能与故事中的人物共情。健雄书院的蒋依帆则表示,戏曲进校园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接触越剧的机会,激发了更多人的兴趣。无论是莫愁女的爱情故事,还是红楼梦中的凄美结局,抑或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都在越剧的演绎下,给予了他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将人物的悲欢离合化作情绪的漩涡,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实习生 盛馨予

视频拍摄剪辑 王悦谋 实习生 刘嘉淇

责编:杨民仆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