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积石山6.2级地震丨“帐篷城”里的“孩子王”

新华社甘肃积石山12月23日电  题:“帐篷城”里的“孩子王”

新华社记者程楠、陈斌、方欣

“在这里画一笔。”“试试在这里上色。”“你画得真棒!”25岁的冯小霞,正在指导地震灾区儿童画画。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当地学校不同程度受损,部分学校损毁严重。19日,积石山县所有的学校暂时停课。

21日上午,冯小霞和24名同伴就从与积石山县毗邻的广河县抵达灾区,开展志愿服务。地震发生后,和冯小霞类似,来自多地的志愿者化身“帐篷城”里的“孩子王”,为大家开设了绘画、文化课程辅导、防灾救灾知识等内容的志愿服务。

冯小霞正在指导孩子们画画。新华社记者程楠 摄

记者见到冯小霞时,她和伙伴们正在受灾较重的大河家镇大河村救灾安置点指导孩子们画画。孩子们时而描线,时而涂色,不时发出的笑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呵出白色的“小恐龙”。

“我喜欢画画。”“老师,我给你唱首歌吧。”“老师,我给你跳支舞。”

面对小朋友们的跃跃欲试,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平安甘肃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的心理治疗师胡瑾娅让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

地震发生后,胡瑾娅和十几位同事19日就抵达灾区开始工作。

在大河村,每天上午9点,胡瑾娅就和同事们分散开来,一个帐篷接着一个帐篷走访,帮助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胡瑾娅带领孩子们做游戏。新华社记者程楠 摄

午饭后,胡瑾娅就成了大河村的“孩子王”。带着孩子们做广播体操、一起涂鸦、讲故事、表演节目、开设防震救灾“小课堂”。一下午下来,喝口水、揉揉脖子,就是32岁的她难得的放松时间。

据了解,来自甘肃、宁夏等多地的志愿者在震后迅速抵达灾区,开启针对受灾群众的多项心理干预和治疗。甘肃省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也积极行动,向甘肃1400余名心理志愿者发起倡议,鼓励他们以各自专长参与救灾,并提供专业心理救援服务。

“我们面临的地震等多种灾难,既可能造成亲人离去或财产损失,也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心理创伤。”胡瑾娅说,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方方面面一直在全力支援受灾地区和群众,这种支持能帮助受影响的人有效减轻心理创伤。

此外,甘肃省教育厅介绍,该厅在灾后第一时间组建了省内心理援助专家团队,并开通14条心理援助热线,保障地震灾区师生心理健康,并为灾区中小学师生及家长提供在线心理辅导援助服务。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