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经济日报:褚橙被碰瓷?农产品如何走出“顶流”品牌

你吃过“鲜橙褚—花斑果”吗?今年,这种花斑果在电商平台热销,价格比更出名的赣南脐橙贵,销量比正宗的褚橙大。

电商平台在售的花斑果

名不见经传的花斑果卖成爆款,秘密就藏在商品名中的“鲜橙褚”3个字里。据说人脑会自动调整颠倒的词汇,花斑果卖家利用了这个方法,把自己与大众熟悉的褚橙联系在一起。

不仅是人脑,平台算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搜索“褚橙”,系统自动推荐“鲜橙褚—花斑果”,且排在第一位,比褚橙位置更凸显。

“鲜橙褚—花斑果”口味不错,却只能假借别人的名字生活,可能还涉嫌碰瓷褚橙。这给市场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消费市场需要品质好、价格又不那么高的产品;再比如,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任重道远。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不缺优质农产品。平谷大桃、周村烧饼、肥西老母鸡、高邮咸鸭蛋……这一长串名字消费者耳熟能详,但真要买时却不知道该挑哪一个品牌下单。比如赣南脐橙,授权使用地理标志商标的商家往往还有自己的品牌,诸如“京鲜生”“玖原农珍”“土八鲜”等。

想把一粒米、一只鸡、一把芹菜打造成知名品牌,谈何容易。它首先要把看天吃饭、品质不稳的农产品,变成优质、稳定的批量化商品,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本、技术、广告投入。有了好产品,还得懂营销、有渠道,把好产品送到识货的人手里,卖个好价钱。一个细节是,打磨了10多年,迄今为止,褚橙成品率依然仅有约54%,也就是说,约一半的果子会被淘汰。

面对这么高的成本,对于大多数以粗放种植养殖为主的农户和势单力薄的小微企业来说,培育品牌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解释了为何居民收入提高、种植养殖技术进步,而农产品依然缺少“顶流”品牌。

褚橙是互联网背景下打造的第一个农产品标志性品牌。如今,移动互联网正蓬勃兴起,电商从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发展到直播电商,能不能培养出下一个“褚橙”?

机会还是有的。现在市场不缺资本,也不缺有影响力的营销渠道。有些顶流主播以一己之力,将初创品牌打造成了知名品牌,售价直逼国际大牌。但真正的顶流产品不是顶流主播“带”出来的,而是土地里种出来的、制造业造出来的。直播带货从实体经济的营销经费里分走了很大一块蛋糕,是不是有能力、有责任帮助实体经济完成最需要的转型升级、品牌塑造?目前,以助农为口号的主播很多,但要把直播间里的“爆款”变成农产品品牌的顶流,还需直播带货企业深入源头产地,从种植、生产、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助农。将生产经营者脚踏实地打磨产品的耐力和顶流主播巨大的影响力结合起来,农产品里也许更有希望走出“顶流”品牌。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