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暖心之举驱寒意(暖闻热评)

【关键词】安全温暖过冬

【事件】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寒潮降温和强雨雪天气,给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到学校课堂,从车站机场到港口码头,有关地方和部门全力以赴、积极作为,采取切实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点评】

气温骤降,手暴露在空气里一小会儿就冻得不行。这波寒潮有多冷?数据显示,12月16日这一天,我国气温最高站点和气温最低站点的最大温差达到了76摄氏度。不少地方进入“速冻”模式,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接近或突破了历史极值。全国多地发布道路结冰、持续低温、大风和寒潮预警,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采取各类措施,努力把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心系安危冷暖,牵挂急难愁盼。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高,防灾救灾形势严峻,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求“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各地区各部门牢记嘱托、靠前发力,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从组织党员干部、爱心志愿者下沉一线,将防寒物品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到提高供水、回水温度,确保供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完善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强化热水供应、手机充电、热饭就餐等服务保障,到监测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确保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一项项有力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是为民服务的诠释,也是履职尽责的体现。

天寒地冻,情暖人间。清晨5点多,山东菏泽鄄城县的环卫“老兵”任松银冒雪进行除雪作业,“早除雪、防结冰,行人走路才安心”;在重庆彭水,国家电网重庆超高压公司渝东南分部输电运维班班长黄亿锐登上1446米的山峰巡检设备,身后雪地留下一连串深深的脚印;河南郑州的一位姑娘大雪天打不到车,被偶遇的外卖小哥用电动车载着免费护送到家。寒风瑟瑟,有人恪尽职守,有人雪中送炭,有人舍己为人……无数人的暖心之举,驱散了寒意,温暖了人心。正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守护与奉献,让温情在人群中传递,让文明在全社会提升。

极寒即是大考。风霜雨雪,总有人迎难而上、冲锋向前。寒冷天气还在持续,我们还需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屏障,重点解决室内温度不达标、过冬物资欠缺、独居老人无人照料、烧柴燃炭安全隐患等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寒冷天气中安心、放心、暖心。把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记在心头,以时时牵挂、事事关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提供有力保障,一起迎接来年春暖花开。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