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扎实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

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改革创新是摆脱增长乏力、获得不竭动力的关键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我们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潜能

以改革促发展,靠改革添动力。“真的太快了,1094辆进口汽车集中出证,当天就拿到了全部证书。”一家公司的经理感叹的“快”,正是源自改革之效。2023年6月,上海启动进口机动车辆《货物进口证明书》和《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使获取证书的时间能缩短1—2天,进口汽车的仓储、管理、物流等成本也随之降低。减“证”增“效”,成为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大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力度的生动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改革创新是摆脱增长乏力、获得不竭动力的关键。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有助于切实增强经济活力,也有助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我们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潜能。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近年来,从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到以改革为发力点突破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提升。接下来,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我们依然要坚持系统观念,打“组合拳”,发挥好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更多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多做创新性探索,多出制度性成果。

将改革进行到底,既要抓好面上,也要抓住重点。以资本市场改革为例,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不断改进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和服务;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围绕供给侧发力,找准金融服务重点,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为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破制度掣肘,疏通断点堵点,才能让经济要素充分涌流,激发出澎湃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尤其应坚持先立后破,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这些重点领域改革都是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关键处、攻坚点。立字当头,改革引领,更加注重统筹政策、方案、力量、进度,方能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真正解决问题,充分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深化改革未有穷期。展望今年全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解发展难题、优营商环境与增企业活力、强创新动力形成良性互动,中国经济将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潜能,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壮大,在积极进取中开拓新局。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