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名字。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拥据江东六郡的孙权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迁至秣陵(今江苏南京市),次年改秣陵县为建业县,取“建功立业”之意。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时三吴之地有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秋九月孙权遂徙都建业,并就此奠定孙吴一代以建业为中心、割据江东之局势。
西晋太康元年(280),司马氏灭吴,废建业之名,改称秣陵。太康二年,又以秦淮河为界,将秣陵分为两个县,南为秣陵,北为建业。三年,改称“建邺”。建邺之名由此开始。《建康实录》卷五记载:“分秦淮水北为建邺,水南为秣陵县……而建邺县在故都城宣阳门内。”
“建业”改为“建邺”,音同字异,意义迥别。一种说法认为,西晋政权给吴都“建业”的“业”加上一个耳朵,是沿袭了历史上惯用的加偏旁贬低法,以此表示“建邺”不是都城。
另一种说法认为,邺城是曹魏和司马氏的发迹之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定都于洛阳的西晋政权,将吴都“建业”改名为“建邺”,含有不忘故土之意。

建邺之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但南京人熟知的建邺区,其实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建邺区源于1933年民国首都在南京设的第五区(城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改称新四区,1955年8月定名建邺区。2002年,南京决定在秦淮河以西建设“河西新城”。建邺由此跳出老城、挺进河西,开启了新征程。
今日之建邺,高楼林立、CBD拔地而起,勾勒出靓丽的城市天际线,成为现代化南京城的新中心。
指导单位
江苏省民政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 联合出品
总策划 顾雷鸣 左健伟
统筹 王晓映 沈峥嵘 涂珂
文字:白雪
摄影:黄旭
设计:郑玲玲
翻译:卫鑫
供图:孙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