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固本兴新 助力制造强国建设稳健前行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等单位近日联合发布《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重点对2022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情况,近三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进程,以及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品和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未来几年的重点创新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超过120,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于较高水平,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5万亿元,连续13年世界第一,占全球制造业的占比接近30%,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

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154.7亿美元。其中,新能源等高技术商品保持较高的出口景气度,汽车出口延续高位,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塑造出口新动能。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研究项目组组长单忠德分析所说,2020年至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年均增幅超过4个点,整体实现平稳增长,我国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门类中,有四成以上的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但我们应清醒看到:制造业之大,主要体现在规模上;而制造业之强,更多是体现在产业能级和生产效率上。也如业内专家所表示的,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宽而不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因此,我们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尤其面对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装备、食品、仪器仪表等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们更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新型工业化创新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扬长补短,固本新,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与产业高地。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机制,给制造企业赋能并支持其加快转型升级,也要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新效率,发挥创新优化供给、创造需求、引领需求的驱动作用。唯有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才能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作者:刘纯银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