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而在同日,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建“艺术与健康研究院”。“航空航天+医学”“医学+艺术”,新年伊始,江苏各高校将开启哪些新合作?

汇聚特色学科资源,打造新的学科交叉发展空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单忠德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将围绕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共育、项目共担、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探索校校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更好赋能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航空装备的快速迭代更新,对“医学+航空航天工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去年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召开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一批帮助航天员健康维护、能力维持与增强的新技术亮相,包括穿戴式脑力疲劳干预技术、警觉度快速提升技术、睡眠区智能照明改善睡眠质量技术等。同时,航空航天医学还可以利用太空特有环境,研究大众健康问题。
医工交叉融合,是本次南航与南医大合作的重点。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表示,希望双方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探索校际合作新机制新模式,以共建研究团队、研究平台等方式促进医工交叉、医理交叉融合发展,共同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医学+艺术”,同样是一片学科交叉融合“蓝海”。1月8日,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建“艺术与健康研究院”。双方将积极构建“医艺融合”特色发展体系,汇集双方学科特色和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介绍,此次合作通过共建艺术与健康研究院等平台,推动“医学设计”“医学美学”“艺术疗愈”“医学科普”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致力于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共同打造“艺医融合”的创新试验田和成果孵化地。
此前,江苏也有不少高校之间展开特色学科交叉合作。例如去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南师大与南信大将加强人文社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实现优势学科互补。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推出学分互认、课程共享、跨校授课等模式。同时,强化科技合作,文理渗透、文工结合,探索产学研教深度融合新机制新模式。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激活产业创新的一池春水。“环高校产业集聚圈”,打造创新开发的新引擎。记者了解到,鼓楼区与南艺共建环南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近年来不断加强高端数字化平台建设力度,引育字节跳动、亚信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型文化科技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效应。此前,南艺为推动艺术科技融合,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建“艺术与科学创研中心”,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建“元宇宙艺术与设计研究院”,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数字文创发展中心”,建设了一批“科技赋能艺术”的新样板,推动“艺术+科技”融合创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