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虽然没直接去过缅北几次,但他们那里有哪几个‘园区’,当地有哪些诈骗公司比较活跃,甚至是各个‘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诈骗指标、日常如何运转,头目对谁比较‘买账’,都要有比较深的了解。”1月10日晚,宿迁市沭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一级警员姜一凡获评“2023年度宿迁最美警察”。记者了解到,姜一凡的经历颇为传奇,靠着发展“暗线”,他掌握了缅北多个“园区”“公司”的内部消息,并多次和诈骗团伙斡旋谈判,短短几个月就直接或是协助救回43名被困缅北人员。

“困在‘诈骗园区’这段时间里,看过无数人逃跑被抓,抓回来就被断脚,根本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怎么样……”1月11日,刚从缅北被救回沭阳的男孩小军告诉记者,由于轻信国外高薪工作的诱骗,他被骗到国外“淘金”,结果刚一离开国境,就被缅北的诈骗团伙限制了自由,接着就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漫长软禁。在这期间,小军目睹了很多熟悉的人逃跑、被抓,回来后就被断脚,然后用手铐铐住关进了“小黑屋”里,日复一日地遭受毒打。
绝望之际,姜一凡与小军取得了联系。“当时诈骗团伙让我开始做‘国内业务’,姜警官以受骗群众的身份跟我联系。”小军说,在这些诈骗公司中,想要与外界获取联络极为困难,“公司”给他们配置的是专用的电脑,有人监视,而且所有“工作间”都是铁门铁窗,周围还有荷枪实弹的安保在巡逻。

为了解救小军,姜一凡在亮明自己警察身份后,并没有贸然采取行动,而是继续以被骗群众的身份和他保持联络,同时与小军约定了只有他们二人才明白的“暗语”引导小军打听出公司的具体位置。
沭阳警方介绍,从2023年5月开始,沭阳县公安局陆续接到多名群众报警,均称家人受到诱骗至缅北,被“蛇头”贩卖至当地电诈公司,因无“业绩”遭受体罚、殴打、虐待,如不能完成公司制定的“指标”将被转卖至其他电诈公司甚至可能被杀害,处境极度危险,家属心急如焚。
为了救出这些和小军有类似遭遇的被困人员,接到报警的姜一凡立即向单位汇报,对案件开展侦查研判,同时,他也深知跨境营救的复杂程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救方案,并辗转找到了一名在当地做生意的中国人,通过他建立起了一套特殊的“情报网”。

在这名代号“W”的商人帮助下,姜一凡很快掌握了缅北当地各种园区错综复杂的人际网:哪几家“公司”是诈骗团伙,上级头目是谁?在当地和哪些人交好?他们又有哪些人际关系能够与“W”的人脉有交集?
在“W”的帮助下,姜一凡一边与被困人员保持联络,一边整理各种情报,甚至摸清了许多诈骗公司的“日程表”。“他们什么时候换班、给每个人定的‘指标’多少?期限是多少天都有所了解。”在采访中,涉及缅北相关的情况,姜一凡都非常熟悉。
在此过程中,他甚至掌握到了其中一个较有影响力的诈骗头目仲某的准确住址,并将这个关键信息上报,并将该线索通报云南相关边境公安机关,于2023年9月7日成功将其抓捕回国。
创造下人熟、地熟的有利条件后,姜一凡也制定了详细可行的营救措施,最终帮助小军顺利脱困回国。

“实际上,除了给制定小军脱身方案,我自己也有一套谈判方案,而这套方案通常都要直接和诈骗头目对话。”姜一凡说,在当地人和“W”的帮助下,他曾多次以不同身份,与诈骗团伙的负责人接触,与他们斡旋谈判,敦促放人。“诈骗团伙对公安民警的身份是忌惮的,所以与不同的团伙接触,通常都需要找准‘中间人’,由当地一些企业负责人或是名人出面来谈判。”
警方介绍,从2023年5月开始,姜一凡先后将沭阳籍8名被困人员全部救出。同时,利用中缅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有利契机,成功解救出43名外籍被困缅北人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陈昕 王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