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为7187万盎司,环比增加29万盎司,这是我国黄金储备连续第14个月增加。
据了解,2023年全球购金需求持续旺盛,各国央行积极增配黄金储备迹象明显,并有进一步增持黄金储备的计划。我国黄金储备自2022年11月以来实现逐月增加,期间共增持923万盎司。
世界黄金协会全球研究负责人安凯表示,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具备安全性、流动性、低波动性和出色回报等特点,可以帮助持有者对冲风险,有效提升投资组合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稳定且较高的收益,这是央行持续购买黄金的重要原因。
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从历史来看,在美联储加息后期,黄金表现较强,央行会增加对黄金的储备需求。近年来,全球经济恢复面临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加大风险隐患,凸显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央行在储备资产中增加了对黄金的需求。同时,央行推动储备资产多元化,以更好分散风险,也有助于增加对黄金的需求。”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趋势来看,随着美元信用下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各国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明显加快,以降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降低受海外政策溢出影响,增强官方储备资产的稳定性;同时,合理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提升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和融资能力等。
在周茂华看来,我国央行加大黄金储备,主要是顺应全球发展趋势,优化和多元化官方储备资产结构,提升官方储备的稳定性,增强外围风险抵御能力;全球政经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央行合理加大黄金储备有助于分散风险,增强官方储备资产稳定性,增强金融体系发展韧性。
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也曾表示,目前我国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的占比仍旧偏低,绝对量也不高,央行连续增持黄金符合长期的利益考量。
世界黄金协会2024年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美国黄金储备已达8133.5吨,德国黄金储备为3352.6吨。我国黄金储备在官方储备中的占比为4.3%,而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同期黄金储备占比均超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