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党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全面系统的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的历史责任。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目标一致
以党史学习教育赋能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既可拓宽党史学习教育途径,也可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成效,二者具有教育目标相同性。党史学习教育旨在以党的历史、党的实践和党的精神,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做到“学史明理”,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做到“学史增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做到“学史崇德”,从党的优良作风中涵养高尚道德品质,坚守精神追求;做到“学史力行”,赓续红色血脉,锤炼本领、敢于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从思想意识形态和哲学理论层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括来说,其旨在通过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进政治认同、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等,确保高校青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正确、思想品德高尚。
综上,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在教育目标层面具有高度相同性,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引领学生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教学内容贯通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了解我们党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定力,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动力。而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则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建设
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挖掘整合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理念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是确保思政课有效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关乎思政课程实效。高校需要对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党史类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整合。如,在思政课程中设置专门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块或专题,明确教材章节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系统梳理好党史的发展脉络等;明确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在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安排,引导思政教师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
高校应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内容偏好,融入党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事迹与精神品质等党史专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党史专题课堂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课程内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史;基于《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著作,以真实的内容开阔学生眼界,培育三观正确、思维睿智、能力过硬的新时代人才。
多元丰富形式载体,提升思政育人质效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期待。通过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与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可拓宽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高校思政课堂教学除注重理论教学外,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党史学习教育阵地等实践教育场所,在思政实践课中安排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课。例如,高校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学党史 守初心”主题宣讲,回溯重现重大历史事件。以实际场景和实物为依托,引导学生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相结合,加深对党的历史和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了解,增强自身党性修养。结合党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际活动中感受党的伟大历程和伟大精神,在活动体验中强化思想引领。例如,在党的诞生日、建军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活动,引领学生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学生党性修养。在学校勤工助学和义工岗位设立“学生党员先锋岗”,激励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党员的风采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此外,高校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党员参与支教、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灵活运用数字技术。高校思政教师可借助数字化手段,丰富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和思政教学形式,增强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数字化课件,生动展示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以文字、影像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政课堂学习兴趣。借助网络技术建设思政教学党史专题资源库,整合各类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为教师的高效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数字化手段,开发思政课互动式学习和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在线辅导等。通过上述举措充分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能够触及的每个领域,潜移默化地发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价值导向功能。
丰娴静(作者系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