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月16日,从盐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盐城工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2023年盐城实现工业实时开票销售10074.1亿元,连续三年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23条产业链规模超7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票销售达1027.7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汽车产业实现开票销售971.7亿元。

实干是最好的担当。过去一年,盐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四个三”工作布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万亿规模总量、千亿产业支撑、百亿企业引航”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过去一年,盐城抢抓增量支撑、紧抓企业培育。全力推动通威光伏、晶澳光伏、SK二期等重大项目投产达效,172项工业新增长点新增开票941.1亿元,拉动面上增长9.9个百分点。实施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发放“盐商服务卡”,上线“盐企通”平台,新培育超百亿元企业1家,新增超50亿元企业7家,超10亿元企业数突破百家。

实施产业链培育行动和产业链项目攻坚行动。优化调整23条产业链,健全完善“八个一”推进机制,制定实施“链主”企业认定办法,更新编制“三图三清单”,梳理编印重点产业链龙头链主企业清单。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百日攻坚”行动,举办珠三角先进制造业招商推介会、珠三角投资环境说明会等活动,全市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00个、750个、450个。

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盐城两会上表示,盐城将紧盯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强市之要,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聚焦“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推动项目招大引强、产业强链扩链、园区提档升级,全力集聚龙头型项目,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动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努力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个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发展更有“含金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