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大年三十”时有时无原来跟月亮有关!专家详解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近日,一条“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大年三十’”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热议。究竟“大年三十”为什么会时有时无呢?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我们的除夕有时候是大年三十,有时候是腊月二十九,这跟我们中国农历的纪年有关。我们中国农历当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来确定的,我们称之为“朔望月”。古人把完全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定为农历的初一,称之为“朔”,满月的那一天我们称之为“望”日。

据介绍,中国农历中,一个月完整的周期就是从农历初一到下一次朔的日期。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自然节律,朔的时刻可能会落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所以每个“朔望月”也不相同,平均长度是29天12小时44分多一点。因此,有时会出现小月29天,有时会出现大月30天,当农历腊月为小月时,除夕就落在腊月二十九。对于农历来说,除夕是“大年三十”还是“大年二十九”没有特定规律可循。没有“大年三十”的年份并不少见,比如,最近几年里2013年、2016年、2022年就都没有“大年三十”。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根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50年的26年当中,除夕是“大年三十”的一共有14次,是腊月二十九的有12次。虽然“大年三十”有时候会“消失”,但是不管是腊月二十九还是腊月三十,作为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除夕一直都在。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